【导语】春节,是中华民族隆重的传统佳节,像一本厚重的民俗宝典,每一页都写满故事。从热闹非凡的团圆饭,到张灯结彩的街头巷尾,处处都藏着独特习俗。让我们一同探寻,揭开春节习俗背后的神秘面纱。以下是由©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春节习俗作文(精选15篇),欢迎大家阅读。
1.小学生春节习俗作文 篇一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过年的习俗,我的老家过年是这样的!
今年的春节我们家过得有点特别哟,由于妈妈生了弟弟,我们没有回老家。可是,我们也没有省去回老家拜年的习俗!
早上爸爸开车,带我和姑姑爷爷一起回老家去拜年。在路上,望着窗外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艳艳的春联,原来光秃秃的大街立马变成了灯的世界,五彩缤纷,感觉过年真好!到了老家,我们看到了街道上欢声笑语,都走在去祠堂和拜年的`路上。我们按照老家的习俗:五更起来点“旺火”,预示着一年都红红火火!然后去了祠堂,把我弟弟的名字写到了族谱上面。我们就挨家挨户去给长辈们拜年,祝长辈们万事如意,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长辈们也祝我新年快乐,而且给了我压岁钱。
拜完年以后,姑姑带我去豪豪家玩了以后,我们还得回家照顾妈妈和叮当,就恋恋不舍地开车回家了。
2.小学生春节习俗作文 篇二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过年便正式开始。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黄色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的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从初一到初十,还有以观看天气的好坏预测五谷六畜是否兴旺的习俗。相传每天天气都有预示。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猪,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庄稼),初九观果(果树),初十观菜。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谷米贵如金”。
3.小学生春节习俗作文 篇三
春节有哪些习俗?大家知道吗?让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有扫尘,有贴春联,有贴年画,有倒贴福字,有吃年夜饭,有放爆竹,有在家门口挂中国结......春节的习俗还真丰富啊!有一个叫“除夕守岁踩岁”,这个名字真奇怪,除夕干吗要守岁踩岁呢?原来,除夕是指一年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x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吃饮椒柏酒,以驱邪祛病,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句诗:春风送暖入屠苏。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x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聚宝盆”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到兴旺。
4.小学生春节习俗作文 篇四
新年终于来了,我十分快乐,这个新年让我记起了春节的传统。
有一个鬼叫“祟”,这个鬼在三十晚上等上孩子入睡后,就摸他(她)的头,这样,孩子就会发高烧,若是治好了,这个孩子也就成了呆子。于是,就有了守祟这个传统。但有,一个人家夜里没守好,孩子睡着了,他睡前的玩具——几元钱放在了床边。祟来了,准备摸他头,床边的那几元钱发出了光,祟怕极了,赶忙逃离了这间让它害怕的屋子。因祟同音岁,所以就有了大人要给孩子包压岁钱的.传统。
这次,我也要守祟。没到十一点,我的眼皮就开始上下打架了。我在心中暗暗得想:坚持,坚持就能熬过这漫长的时间。为了打发时间,我和爸爸、妈妈就陪我打牌起来,终于,终于新年的钟声缓缓但有节奏的响了起来,直到那时我知道守岁那么难,那么让人觉得度秒如年,但为了坚持,一定要坚持。这两股力量,二总会打败一!
过年还有很多传统,比如,过年不能用小刀之类工具,怕伤到财神,不能用扫帚,怕把财神扫走了……
我爱过年和它的传统。
5.小学生春节习俗作文 篇五
人们都知道,春节要放鞭炮,贴对联。你知道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传说中有一个怪兽——年,常常在大年初一来骚扰人们过春节,于是,村里的人们就会到深山去躲避那个怪兽——年。
第二个春节到了,人们都跑往深山去躲避年。正在这个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挡住了跑往深山的人们,说道:“大家不要慌!我知道怎么挡住年。”人们不相信,更加快速地跳往深山。
到了晚上,年来了。老爷爷从房间里拿出一串鞭炮,在身上披了一块红布,就跑出了房间。
到了房门口,鞭炮霹雳啪啦地响,红布在风中飘动,年顿时不敢往前走了,转头就跑。人们欢呼着跑下山,称赞老爷爷很聪明。
哦!原来年怕声音和红色。所以,人们过年都要放鞭炮,贴对联。
6.小学生春节习俗作文 篇六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过春节有很多习俗。例如贴春联,喝屠苏酒,燃爆竹,包饺子等等。今年过年我是在外婆家过的。而外婆家这里还有点x宝的习俗,就是在房子的四周点上一个个白色圆形的图案。
所谓点x宝,就是只要拿一个装了石灰的网子往下一碰,形成一个圆。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妈妈告诉我,点的x宝要在同一个直线上才好看。我自以为点的很直,其实弄得歪歪扭扭的,单看不怎么样,可连起来看,还是有特色的。
妈妈讲,点x宝的习俗跟敬财神一个意思,都是祝愿新的一年财源滚滚,我很喜欢点x宝,希望新的一年爸爸妈妈广进财源,这样我也可以多增加些新玩具了。
7.小学生春节习俗作文 篇七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过年的习俗,我的老家过年是这样的!
今年的春节我们家过得有点特别哟,由于妈妈生了弟弟,我们没有回老家。可是,我们也没有省去回老家拜年的习俗!
早上爸爸开车,带我和姑姑爷爷一起回老家去拜年。在路上,望着窗外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艳艳的春联,原来光秃秃的大街立马变成了灯的世界,五彩缤纷,感觉过年真好!到了老家,我们看到了街道上欢声笑语,都走在去祠堂和拜年的路上。我们按照老家的习俗:五更起来点“旺火”,预示着一年都红红火火!然后去了祠堂,把我弟弟的名字写到了族谱上面。我们就挨家挨户去给长辈们拜年,祝长辈们万事如意,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长辈们也祝我新年快乐,而且给了我压岁钱。
拜完年以后,姑姑带我去豪豪家玩了以后,我们还得回家照顾妈妈和叮当,就恋恋不舍地开车回家了。
8.小学生春节习俗作文 篇八
今天是春节,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在北方包饺子却是重要的习俗。这个春节我是在姥姥家过的。姥姥一家是地道的北方人,年三十夜里包饺子,午夜十二点吃饺子是东北人的习俗。没错姥姥家是东北人,尽管他们现在住在陕西,但还保持着东北人的过年习俗。
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客厅看春晚,嗑瓜子,吃零食,闲唠嗑。9点左右姥姥就开始张罗包饺子了。大姨擀饺子皮,姥姥包饺子,我也想包饺子,于是我包了一个挺着“将军肚”的饺子,但它的肚子破了。在姥姥耐心的指导下,我终于包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饺子,步骤是:1、在饺子皮上放一块儿馅儿。2、把饺子皮对折。3、捏紧边缘的地方。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做好了!我开心的向大姨展示着我的成果。
饺子包完了,就要放烟花了。我抱着一大袋烟花走出门口,拿着打火机点燃引线,“嗖”的一声,烟花一朵朵飞上天空绽放开来,绚丽多彩。
美味的饺子、绚丽的烟花……伴随我度过了这个美好的春节。
9.小学生春节习俗作文 篇九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而这个传统节日——春节后面也隐藏着许多传说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随我去看看吧!
过年的时候,人们都亮起灯、放鞭炮、贴春联,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吗?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每年除夕都会到人们家里偷吃粮食,还伤人命。但是“年”有三怕,一怕红色,二怕响声,三怕火花,所以每年除夕人们就贴红春联、放鞭炮、亮起灯来吓跑“年”,这个习俗就这样慢慢传开了,现在,每年除夕夜里人们都会这样吓跑“年”。
而每年春节,大人们都会给小孩子压岁钱,这个习俗也有一个传说呢!我们要了解压岁钱,先要从一个叫“祟”的小鬼身上说起,传说,有一个叫“祟”的小鬼也在除夕晚上出现,它只要摸一下小孩的额头,那个小孩就会发高烧。有一户人家知道了,很害怕。他们突然听到有人在敲门,就打开门一看,可是没有人,地上只有一块钱,他们就把钱放在孩子床头,晚上,“祟”真的来了,这时一块钱发出了一道金光,“祟”被吓跑了。由于“祟”和“岁”是谐音,所以压岁钱代表赶跑“祟”的意思。
还有过年的时候,我们常贴倒“福”,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要求每年春节每家每户都贴上“福”字。到了大年三十,朱元璋发现有一家因为不识字把“福”字贴倒了,十分生气,决定杀了这家人。旁边的大臣连忙说:“皇上,福到了!”?朱元璋听了,转怒为喜。从此以后,每家都贴倒“福”,这样的传统就延续下来了。
春节还有贴窗花、打年糕等习俗都十分有趣呢!我喜欢过年。
10.小学生春节习俗作文 篇十
“爆竹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的气氛就是如此,今天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惠来的春节习俗吧。
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四就开始了,此时家家都忙着大扫除,打扫去这一年的灰尘,寓意着“辞旧迎新”大扫除完后,家家户户都去置购年货,预备过年的东西。在除夕前,在外的游子都准备回家,马路上也因此车水马龙,街道人山人海。大街小巷都是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到了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赶忙做起了年菜,贴上了红红的对联,穿上了漂亮的新衣,处处是一片万象更新的情景。年菜做好后,家家都去自家的祖祠祭拜祖先,而小孩子们则与同伴在空旷的地方放鞭炮,噼里啪啦,与这浓厚的过节气氛融在一起,到处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情景。除夕晚上,一家人坐在餐桌旁吃年夜饭,听着窗外噼啪作响的鞭炮,看着窗外绚丽多彩的烟花,欢声笑语,在屋子传开,呈现出一幅团圆温馨的情景。吃完年夜饭。打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又是一片欢声笑语。
正月初一,是小孩子们开心的时刻,因为可以收到父母给予的压岁钱。而在这一天,人们也要走街串巷,到亲戚朋友家拜年,也得给亲戚家朋友家小孩红包。这一天,大街上人来人往,各家商店都挂上了象征性的“红色”,到处是一片喜庆的情景。
正月十五元宵节,店铺都挂出各式各样的灯笼,在各各的彩旗的点缀下,更加绚丽多彩,人们在这一天都是要吃元宵,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晚上的时候,大家走出家门,走到那人山人海的大街上,可以去店铺里猜灯谜,各种各样的灯谜让人冥思苦想,在得出结果的一刹那的乐趣,也使人颇有成就感。
元宵过后,春节就算真正结束了,大家也投入到新的工作,新的生活。
11.小学生春节习俗作文 篇十一
王安石在《元日》中说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写的就是春节。
一说到春节,我就想到了贴春联、贴福字、放鞭炮、挂灯笼和吃年夜饭以及发压岁钱。
对于春节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这些习俗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它经常在除夕夜上岸吃人。有一年,村里来了一个老头,他说他能防“年”兽。人们不信,全部都跑到了山上。到了除夕夜,“年”兽上来搞破坏,看到一家门口贴着春联,挂着灯笼。当它靠近那一家时,院子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年”兽直接被吓得跑到海里。第二天,人们见村子安然无恙,就学了起来。从那以后人们就都在除夕夜挂灯笼、贴春联和放鞭炮。
除夕前,家里的老一辈都会在院子的大门上贴门神。因为老一辈的人们相信,在门神的守卫下,能够家和万事兴。
到了除夕晚上,一家人团坐成一圈,吃丰盛的年夜饭和美味的饺子。吃年夜饭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吃饺子预示包住福气、喜气,在新的一年交上好运。有些人家还会在饺子里包上不同的馅,芹菜馅代表着“情深似海”,肉馅代表着“团团圆圆”。每次到了这个时候,我都会吃许许多多的好吃的。
人们吃年夜饭后还会守岁。要熬到春节早晨,因为守岁代表着人们对旧年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盼望。传说人们守岁是为了防一个叫“祟”的妖精,那个妖怪摸过的孩子都会发烧。直到有个姓管的人家,他们把铜钱放在自己孩子的床边,“祟”就不敢来了。从此以后,过年人们都养成给孩子们压岁钱的习俗。
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一些习俗。
12.小学生春节习俗作文 篇十二
你们知道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贴春联吗?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从前有只叫“年”的怪兽,它特别凶猛,它的舌头可以伸到肥肥胖胖的肚皮上,它的牙齿可以碰到下巴。“年”等到除夕的时候就会出来吃人,可是这次它来到人间,“年”发现气氛不对,一看,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灯笼。突然,一位老伯伯家的门打开了,里面有个人穿着红色的衣裳指着“年”哈哈大笑,“年”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就飞快地溜走了。
就这样,家家户户过年时挂上了灯笼,贴了春联,放了鞭炮,成了一种习俗。
除了贴春联、放鞭炮,还有剪窗花。我的妹妹都是剪小白兔、小花猫、小猪皮皮……这些东西,而我却不是,我要剪的是妈妈亲手教给我的一手艺:首先要折好成一个扇形,扁扁的扇形;第二步,在剪好的扇形上画各种各样的图形;第三步,沿着我画的图形剪下来;第四步,作品完成了,这就是剪纸的步骤。
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吃年夜饭,当我从房间里走出来,总会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那就是黄瓜鱼的味道,可香了!全部的饭和菜都齐了,我就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鱼肉来。我还发现,家里墙上多了一幅画,一个小男孩坐在一片茶叶上,旁边有着朵朵莲花,男孩手里抱着一条大鲤鱼,妈妈问我:“你知道为什么要贴这幅画吗?”我说:“妈妈,我不知道。”“那好,妈妈来和你讲讲,首先,是“年年有余”,余同鱼谐音,所以我们过年的时候要吃鱼,你是不是看到门上有挂蝙蝠?”“是的。”我回答。“因为蝠同福谐音。所以门上可挂蝙蝠,要是挂一百个蝙蝠,就说明是百福,长命百岁的。还有把福倒过来,寓意福到了,说明幸福的时光到来了。”
再说说我的压岁钱,每年我都会收到很多压岁钱,比如妈妈给我的,干妈给我的,姥姥给我的……现在我的压岁钱都快超过三千了呢!
我喜欢春节!因为可以放鞭炮,挂蝙蝠,还有压岁钱……真想每天都是春节,钱拿多多的,我爱春节。
13.小学生春节习俗作文 篇十三
春节有许多习俗,如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拜年、放鞭炮、祭祖等,或许你喜欢的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放鞭炮的刺激感,又或许是“举杯互送屠苏酒”的饭菜可口的满足感,而我喜欢的则是“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的仪式感。
贴新联的寓意是迎祥纳福,辟邪除灾,同时也寄托着家家户户的美好愿望。小时候看着爸爸把旧联撕下,贴上新联,十分留恋,也十分欢喜。惜在一年已逝,喜在一岁又到。便是伴随着这一张又一张的春联,一年又一年的长,直至长大,我也会贴春联。
大人常说撕旧联不得迟疑,不得留恋,免得被旧日的邪气抓住,无法在新的一年创新改变。我看着那副已布满灰尘的旧联,将手轻轻放在上边,抓住联边,想奋力一撕却又怕将其撕破,毁了过往,可过去的时光却那么脆弱,只有零散的碎片躲在记忆中。“过往如此轻脆,何不气派的展开新的一年!”我这样想着,便撕下了旧联,展开那崭新的春联,慢慢地贴上,看着新联一点一点的粘在墙上,我不禁十分高兴,因为我便能随着这新联长高一点,聪明一点,吃多一点,帮父母多分担多一些家务活,但同时父母的白发又会多一点,寿命又会短一点,身体又会衰老一点,真希望父母也能多幸福一点……
贴春联,是汉族人民对美好愿望的寄托与对未来的鼓励,同时也让我懂得了要放下过去,不要留恋以前,做好现在的每一件事,迎接美好的未来!
14.小学生春节习俗作文 篇十四
过年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的过年都过的一样吗?过年的习俗有什么?过年的年菜只有那几样吗/过年的春、福为什么要倒着贴呢?
一年一度的过年,让各位小朋友欢心喜悦的过年,今年我过年帮忙扫地、多做一些家是和大扫除,我还到一些庙里拜拜,例如:到南面竹山的南宫游玩和求金,更好玩的地方是溪头,我到溪头时就赶紧去爬山,爬到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下山了。
过年的意思是在农历除夕时,把一年的坏运都带走,迎接好的一年;每个人的过年应该都不一样吧!像我的过年就过的很快乐,除了有功课的压力,其他一切都很顺利,不过姐姐就不太顺利了,有功课的压力,还要去补习,真是可悲;我知道的习俗有很多,例如:发红包、放鞭炮……,令我深刻的是放鞭炮,年菜:年年有“鱼”、发“糕”……至于春、福到着贴的原因就是春到、福到的原因了。
15.小学生春节习俗作文 篇十五
在我的家乡湖南,过年有着许多风俗习惯,与北方有着些许不同。
在我们这里,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人们开始准备过年的小吃—团子,而不是北方的年糕或饺子。这是一道用面粉制成的美食,面团中夹杂着胡萝卜丁、干豆腐、猪肉等,包好之后放火上蒸,不多久,香喷喷、热腾腾地一笼团长就出炉了。光看那白嫩的外皮,就馋得人口水直流,咬上一口更让人赞不绝口,唇齿留香。团子不仅可以蒸着吃,还可以煎着吃。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在这天,街上比以往都要热闹。家家都在准备年货,而小孩子们也在为过年做准备,买爆竹,买小玩意儿。
过了小年,人们更忙碌了,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给家中的大小物品“洗个澡”,将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除夕眨眼就到了。家家户户贴对联、贴年画,准备年夜饭。到了晚上,鞭炮声络绎不绝,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一家人围着在一起边看着联欢晚会边吃着年夜饭,不知不觉就迎来了新的一年。在除夕夜,大人、小孩是要守岁的,长辈们会给小孩子们压岁钱,寄托着“岁岁平安”的美好祝福。
初一这一天很讲究。早上一般都煮面条吃,寓意着长长久久。在这一天人们通常都闭门不出,各自在家休息。春节的假期也就基本上从初一至初六,过了初六,人们就陆陆续续上班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放花灯、猜灯谜在这里是不流行的,只是煮煮汤圆吃而已,所以相对于北方的元宵节,就不那么热闹了。汤圆有各种各样的,有芝麻馅儿、花生馅儿、奶黄馅儿……如玉盘珍珠,惹人喜爱。
过了十五,年就算过完了,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大家伙儿又开始了一年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