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力训练>导航 > 最新信息

古代文化典故有哪些(精选15个)

2025-01-14 15:33: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宛如一座蕴藏无尽珍宝的神秘宝库。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无数古代文化典故熠熠生辉,它们是历史的沉淀,是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无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15个典故,每一个典故都承载着一段丰富的过往,背后隐藏着深刻的道理与启示。即将为你一一揭晓。在这里,你将领略到古人的非凡智慧与独特风采,感受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魅力。无论是想深入了解历史,还是提升文学素养,亦或是探寻民族精神的根源,这些典故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古代文化世界的大门,带你在历史与文化的时空中穿梭遨游。

1.古代文化典故有哪些 篇一

  陶朱

  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主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用陶朱公或陶朱来代指富商。

2.古代文化典故有哪些 篇二

  执牛耳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口牲血,立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左传》记载:“诸侯盟,谁执牛耳?”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3.古代文化典故有哪些 篇三

  琴瑟

  比喻夫妻感情和谐,《诗经》“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也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4.古代文化典故有哪些 篇四

  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仕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憎恶的眼,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唐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5.古代文化典故有哪些 篇五

  南浦

  指在水边送别。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代指送别地。

  宋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6.古代文化典故有哪些 篇六

  鸡黍

  《论语》记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了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7.古代文化典故有哪些 篇七

  怀桔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唐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诗云:“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

  宋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入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8.古代文化典故有哪些 篇八

  鸿鹄

  《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向。

  宋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9.古代文化典故有哪些 篇九

  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0.古代文化典故有哪些 篇十

  柳营

  指军营,《史记》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方可入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唐鲍溶《赠李黯将军》:“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11.古代文化典故有哪些 篇十一

  献芹

  也说“芹献”。《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

  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12.古代文化典故有哪些 篇十二

  折柳

  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3.古代文化典故有哪些 篇十三

  双鲤

  古人寄信,将信结成双鲤形状。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后因此将其比作书信。

  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双鱼”同义。

  唐李白《赠汉阳辅录事》:“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

14.古代文化典故有哪些 篇十四

  三径

  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东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15.古代文化典故有哪些 篇十五

  尺素

  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

  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能力训练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