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一
《已酉元旦》宋·陆游
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
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2.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二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xx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3.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三
新年伊始昨天的一切
似乎还在眼前的桌面上
有的是遗憾
有的是欣慰
都将封存在记忆的箱柜
新年伊始
又是一张洁白的宣纸
书写祝福、梦想、期盼
每一笔每一划
不可任意涂鸦
而是注入心血
从20xx年的第一缕曙光
第一轮旭日第一个早晨开始
迈出你自信的
而稳健的步履
新年伊始
从零开始
零的后面有无穷大的希冀
幸福痛苦、成败得失
光明暗淡、哭和笑
就握在你的手里
4.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四
《元旦》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5.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五
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年糕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美食,元旦这天吃年糕,寓意着新的一年“年年高”。年糕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白色如银,黄色如金,红色的就是“红利”。北方年糕和南方有很大不同,南方年糕白白的成条状或块状,可以炒,做汤,炖,涮火锅,北方年糕是用大枣做的甜味的,做法和吃法都很有很大差异。老家的年糕一般都是用糯黄米面做成,咬一口软糯香甜,有着黄米的清香,大枣的甘甜,大人孩子都喜欢吃。6.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六
和和美美、走亲访友、火树银花、锣鼓喧天张灯结彩、热热闹闹、歌舞升平、鼓乐喧天
合家团圆、喜气洋洋、欢天喜地、欢歌笑语
合家团圆、热闹非凡、门庭若市、鞭炮齐鸣
爆竹声声、灯火辉煌、万家灯火、车水马龙
7.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七
三五成群、熙熙攘攘、干干净净、里里外外欢歌达旦、烟花/爆竹、此起彼伏、大红灯笼
家家户户、老老少少、移风易俗、走亲访友
临近年关、有说有笑、红红火火、年味十足
高高兴兴、喜气洋洋、皆大欢喜、万事如意
8.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八
欢乐时光、开开心心、五色六色、礼花怒放拜年叙旧、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其乐融融
流光溢彩、张灯结彩、忙忙碌碌、热热闹闹
回味无穷、亲意浓浓、年年有余、彻底清扫
一尘不染、繁文缛节、络绎不绝、噼噼啪啪
9.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九
1.元旦放假。(猜一储蓄名词)年息2.元旦寄信。(猜一集邮名词)首日封
3.元旦社论。(猜两字常用词一)文明
4.元旦结婚。(猜一省市名)重庆
5.元旦写景。(猜一艺术品)年画
10.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十
《元日抒怀》唐·卢照邻
筮仕无中秩,旧耕不外臣。
人歌小岁语,花舞大唐春。
草色熏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11.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十一
1.放鞭炮:中国人在很多重要的节日和活动中都会有放鞭炮的活动。在我们的家乡,元旦又被称之为“阳历年”。是要放鞭炮的。2.吃水饺:中国北方的很多的地区很喜欢在节日的时候吃水饺,在“阳历年”这么重要的节日,我们当然也喜欢吃水饺喽。
3.江苏在吃饭时,饭内要放熟荸荠,吃的时候挖出来,称为“掘元/宝”。泡茶时里面放两只青橄榄这是“元/宝茶”。
4.在江浙一带,在长竿束草,然后燃烧,敲锣打鼓“庆田蚕”。
5.广东人走亲戚,会送柑橘,长辈也会赐予柑橘。表示吉祥如意,来年结余的象征。
6.在福建,元旦吃饭时要在米饭上插红纸做的花,称之为“春饭”。“春饭”也代表着年年有余。
12.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十二
元旦新年之际,人们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一道鱼类美食。在民间,元旦吃鱼是有讲究的,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年年有余”的寓意,因此,在元旦新年之际,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鱼的菜肴,但是,元旦吃鱼有一些特别的习俗和讲究。一般来说,人们会选择整条鱼作为菜肴,鱼不能是已经切块的,因为这寓意着完整和团聚。鱼的选择也因地域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南方人一般会选择鲤鱼,因为“鲤”在汉语中与“利”谐音,寓意着“吉利”,北方人则更喜欢选择鲫鱼,因为鲫鱼的“鲫”与“吉”谐音,寓意着“吉祥”。13.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十三
希腊:元旦时,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银币。主人将蛋糕切若干块,分给家人或来访的亲朋好友。谁吃到带有银币的那块蛋糕,谁就成了新年最幸运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贺。西班牙: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夕,所有家庭成员都团聚在一起,以音乐和游戏相庆贺。午夜来临,十二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响,大家便争着吃葡萄。如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一切如意。
丹麦:丹麦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户户都要将平时打碎的杯盘碎片收集起来,待夜深人静时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门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谁家门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则说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运。
14.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十四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部落联盟”的首领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也有正月一日(元旦)起于三皇五帝之一颛顼的传说,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据说这就是古代“元旦”的由来。15.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十五
元旦何汝樵·宋
腊尽寒犹厉,春来雪未乾,流年怜易失。为客敢求安。
故里屠苏酒,新年柏叶盘,嗟哉老兄弟,谁与共清欢。
16.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十六
如梦令·元旦毛泽东·近现代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17.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十七
丙申元旦守母制因感而作王冕·元
今日椒花颂,无能献老亲。自怜垂白发,不敢着乌巾。
牢落田园兴,微茫海国春。话言儿女辈,清苦莫辞贫。
18.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十八
元旦在鹤林偶作白玉蟾·宋
东风吹鼓柳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19.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十九
庚辰元旦王冕·元
试题春帖纪新年,霭霭青云起砚田。展卷不知山是画,举头恰喜屋如船。
梅花雪后开无数,杨柳风前困欲眠。怅望关河无限恨,呼儿沽酒且陶然。
20.元旦手抄报内容 篇二十
《岁旦》宋·宋伯仁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
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
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