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二>导航 > 最新信息

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精选100个)

2024-11-06 17:26: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高二,是知识积累与深化的关键时期,而成语作为汉语言文化的瑰宝,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成语就像一把把精巧的钥匙,能够打开一扇扇理解古代文化、提升语言表达的大门。©无忧考网为高二的同学们精心挑选了100个成语。每一个成语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语言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掌握这些成语,不仅能让同学们在阅读理解中游刃有余,更能在写作中妙笔生花,为文字增添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助力同学们在高二的语文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1.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一

  1、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苹,草丛生的样子。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的人。

  2、从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3、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的渺小。

  4、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5、赡宫折桂:瞻宫,月宫;折桂,指人考中进士。旧时指人登科。

2.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二

  1、沧海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2、沧海桑田:大海变作桑田,桑田变作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3、草菅人命:草营,野草。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样。指反动统治阶级轻视人命,任意杀戮。

  4、城下之盟: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定的屈辱性的条约。

  5、尝鼎一脔:品尝鼎锅中的一块肉就可以推知整锅的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3.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三

  1、不容置喙:置,安放;喙,嘴。不许插嘴。

  2、不修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仪表、衣着、生活作风。原来形容为人不拘小节,后来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3、不易之论:易,更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4、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跟在别人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别人,走上别人走过的老路。

  5、不稂不莠:根,狠尾草;萎,狗尾草。根莠都是同谷子很相似的野草。比喻不成材或没有出息。

4.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四

  1、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2、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3、不肖子孙:不肖,不像,不贤。指不能继承祖、父事业或违背祖、父遗志的子孙。

  4、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满足。后来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不止出现一次。

  5、不虞之事:虞,预料。没有料想到的事。

5.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五

  1、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后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2、别出机抒:机抒,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3、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黄河。比喻地势险要。

  4、道路以目:旧形容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暴虐。

  5、不齿于人类:齿,并列。

6.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六

  1、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意思是要学得切实。现在多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辟,读bì(四声)

  2、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3、毕其功于一役:毕,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了。

  4、闭门造车:原来是按同一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后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多含贬义。

7.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七

  1、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严肃不易接近的样子。形容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贬义。

  2、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草木、鸟兽等。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3、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修养达到极高的境界。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5、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滚弹九一样。

8.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八

  1、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日:,‘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百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己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3、班荆道故:班,辅开;荆,黄荆,一种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坐在上面谈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4、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也指保存虽有残缺但仍有价值的古物。

  5、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9.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九

  1、尔虞我诈:尔,你;虞,欺骗;你欺骗我,我欺骗你。彼此互相玩弄手段。

  2、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养。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人民群众受饿的惨状。

  3、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4、白驹过隙:原来指骏马,后来指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见于《庄子知北海游》)。

  5、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10.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十

  1、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2、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3、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顾意。

  4、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5、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多指男女不正常行径)

11.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十一

  1、对簿公堂:指公堂上所审。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2、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雅,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于不及之处。

  3、发愤图强:发愤,下定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4、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5、爱屋及乌:因为爱国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12.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十二

  1、不翼而飞:指具体的东西而言。

  2、不胫而走:指一般消息而言。

  3、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4、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能忘怀。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于心”。

  5、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13.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十三

  1、一蹴而就:多用于巨大工程,艰巨的任务,伟大的事业方面。

  2、无可非议:指没有过错,完美。

  3、无可厚非:指略有过错,较完美。

  4、等量齐观:多用于对待事物。

  5、一视同仁:多用于看待事物。

14.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十四

  1、相提并论:侧重不分彼此,不分上下,重在“并”。

  2、同日而语: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重在“日”。多用于否定语气。

  3、不可理喻:只用于人,贬义词。

  4、不可思议:只用于事情或道理,中性词。

  5、一挥而就:多用于文学艺术(写字、画画、作文等)方面。

15.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十五

  1、沐猴而冠: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但本质不好。(贬义词)

  2、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竟然还有一个可以跟他配对。多用于贬义。

  3、教猱升木:教猴子爬树,比喻教唆坏人做坏事。(贬义词)

  4、耸人听闻:指歪曲担待无中生有的事实,或是夸大事实、歪曲事实的言词。

  5、断鹤续凫:截短鹤的长腿,续接野鸭的短腿。比喻强行违反自然规律办事。

16.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十六

  1、莫须有:形容故意捏造的罪名。

  2、条分缕析:形容剖析得深入细致,有条有理。

  3、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词,汪要望文生义)

  4、深文周纳:定罪名很苛刻,想尽方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泛指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地妄加罪名。

  5、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贬义词)

17.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十七

  1、借箸代筹:引申为代人策划。箸:筷子;筹:筹码,引申为筹划。

  2、苦心孤诣:指煞费心苦心地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褒义词)

  3、叹为观止:赞叹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5、独辟蹊径:比喻处事有独创性。

18.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十八

  1、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贬义词)

  2、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指的对象是说的那个人)。

  3、养痈遗患: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

  4、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贬义词)

  5、名噪一时:名声广为传扬。(中性词)

19.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十九

  1、错彩镂金:错,涂饰;搂,刻。涂绘五彩,雕刻金银,装饰的十分工丽。形容文学作品词汇绚烂。

  2、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样子。肚子肥大,多形容孕妇和剥削者。

  3、大相径庭:径庭,相差很大。形容彼此相去很远。

  4、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

  5、待价而沽:沽,出卖。等待高价出售。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作官。

20.高二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篇二十

  1、大而无当:虽然很大,但不实用。

  2、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一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3、椎心泣血:椎心,捶打胸脯;泣血,悲发得哭不出声音,就象眼睛中要流泪一样。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4、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5、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忘恩负义,背弃根本。

高二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