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年级>导航 > 最新信息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素材

2024-08-28 15:09: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手抄报,是指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三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素材》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三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素材 篇一

  1、轴对称图形定义: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定义:把轴对称图形对折,折痕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叫做对称轴。

  3、画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依据: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特点:做直线运动。

  5、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弧或圆周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特点:做圆弧或圆周运动。

2.三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素材 篇二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三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素材 篇三

  【正方形】

  概念: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

  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

  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平行四边形】

  概念: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正方形、长方形数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周长: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两条边的边长相加×2

4.三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素材 篇四

  今天,我和爸爸出去玩。我突然看到了两根躺倒在地的大柱子,便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答道:“这是红绿灯杆。”我的心一下被勾起了兴趣。平时,看到看到红绿灯杆高高地站在十字路口,今天倒可以量一下。

  用什么量?用步量吧。我沿着红绿灯杆边走了13步,我估计我的一步接近50厘米,用尺子一量,是40厘米。用13乘以40,就可以得出红绿灯杆的长度了。13乘以40不好算,还不如先用40乘以10等于400,40乘以3等于120。如果不会算40乘以3,可以先不看“0,”4乘3等于12,在12后面加上0就是120了。后一项,加得数,400加120等于520厘米。

  我终于算出了红绿灯杆的长度了。

5.三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素材 篇五

  今天的玩转数学课,徐老师教我们用橡皮泥和牙签做立体图形。徐老师要求我们先按照大屏幕上的立体图形搭建一个三棱体和一个正方体,然后再用徐老师教的方法自创一个有趣的立体图形。小朋友们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想到的`立体图形多种多样,有的搭建了下节课要做的长方体,有的搭建了和房子一样的形状,还有的搭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铁塔,特别是李妤昕同学,她搭了一个三层楼的房子,难度非常大,直到下课之前才搭建完成,她的作品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赞扬。这堂玩转数学课,让同学们学到了用简单的材料,一样能搭出复杂的图形,让图形千变万化。

  今天的数学课真好玩,同学们的脸上都挂着微笑!希望以后这样的课堂越来越多,让我们的数学学习越来越快乐!

6.三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素材 篇六

 今天,我同妈妈一起去买菜,街上的菜铺可真多呀!我和妈妈看的眼花缭乱。我妈妈开始挑选了,她左挑挑,右挑挑,上挑眺,下挑挑,后,她终于在一个菜铺挑到了她认为好的西红柿,西红柿是2元钱一斤,她买了1斤9两,她给了卖菜的3元,卖菜的找给了我妈妈1毛钱。她又买了排骨,排骨是5元一斤,她买了2斤2两,她给了卖排骨的50元,卖排骨的找给了她39元。她又买了土豆,土豆是1元钱1斤,她买了3斤3两,她给了卖菜的5元,找了她1元7角。她又买了豆芽,豆芽是1元钱1斤,她买了5两,给了卖菜的1元,找了5角。她又买姜,姜是2元1斤,她买了1斤半,给了卖姜的10钱,找了9元。她买菜一共花了18.7元。

7.三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素材 篇七

  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2、5、10:

  从1-10这10个自然数,分为“重要数”和“非重要数”,1、2、5、10这四个数是“重要数”,3、4、6、7、8、9这六个数是“非重要数”。用四个“重要数”,可以运用少的加减,就能得到另外六个“非重要数”。比如1+2=3,2+2=4,5+1=6,5+2=7,5+2+1=8,5+2+2=9这就是区别“重要”和“非重要”的原因。用1、2、5、10这四个“重要数”作为人民币的面值的原因就是,可以用少张数的人民币,实现人们的交易。

8.三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素材 篇八

  数学故事:动物学校比赛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9.三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素材 篇九

  一根木料,如果截成3段要用12分钟,如果每截的时间相等,那么截13段要用多少分钟?

  答案:

  把木料截成3段实际需要锯2次,所以:

  锯所需要的时间:

  3-1=2(次)

  12÷2=6(分钟)

  锯13段实际需要锯的次数:

  13-1=12(次)

  锯13段实际需要的时间:

  12×6=72(分钟)

10.三年级小学生数学手抄报文字素材 篇十

  A、B二人比赛爬楼梯,A跑到4楼时,B恰好跑到3楼,照这样计算,A跑到16楼时,B跑到几楼?

  答案:

  A跑到4楼,实际跑了3层楼梯,而B跑到3楼,实际跑了2层楼梯。当A跑到16楼时,实际跑了15层楼梯,是“3层楼梯”的5倍。所以B这时跑了“5×2=10(层)楼梯”,因而B这时应该跑到10+1=11(楼),列式如下:

  A:4-1=3(层)

  16-1=15(层)

  15÷3=5

  B:3-1=2(层)

  2×5=10(层)

  10+1=11(楼)

三年级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