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二>导航 > 备考辅导

人教版高二化学科目上册知识点

2024-08-20 15:48: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人教版高二化学科目上册知识点是©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化学是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1.人教版高二化学科目上册知识点 篇一


  铝Al

  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属轻金属)、硬度小、熔沸点低。

  2、单质铝的化学性质

  ①铝与O2反应:常温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加热条件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氧化铝:4Al+3O2==2Al2O3

  ②常温下Al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有H2生成,也能与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2Al+3Cu(NO3)2=2Al(NO3)3+3Cu

  (2Al+3Cu2+=2Al3++3Cu)

  注意:铝制餐具不能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品。

  ③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铝热反应

  Fe2O3+2Al==2Fe+Al2O3,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2.人教版高二化学科目上册知识点 篇二


  1、中和热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盖斯定律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5、燃烧热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3.人教版高二化学科目上册知识点 篇三


  1、电解的原理

  (1)电解的概念:

  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熔)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2)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含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3)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Cu2++2e—→Cu

4.人教版高二化学科目上册知识点 篇四


  1、亲电取代反应

  芳香烃图册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卤代:与卤素及铁粉或相应的三卤化铁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发生苯环上的H被取代的反应。卤素的反应活性为:F>Cl>Br>I不同的苯的衍生物发生的活性是:烷基苯>苯>苯环上有吸电子基的衍生物。

  烷基苯发生卤代的时候,如果是上述催化剂,可发生苯环上H取代的反应;如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侧链上的H被取代的反应。

  应用:鉴别。(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如:鉴别:苯、己烷、苯乙烯。(答案:step1:溴水;step2:溴水、Fe粉)。

  硝化:与浓硫酸及浓_(混酸)存在的条件下,在水浴温度为55摄氏度至60摄氏度范围内,可向苯环上引入硝基,生成硝基苯。不同化合物发生硝化的速度同上。

  磺化:与浓硫酸发生的反应,可向苯环引入磺酸基。该反应是个可逆的反应。在酸性水溶液中,磺酸基可脱离,故可用于基团的保护。烷基苯的磺化产物随温度变化:高温时主要得到对位的产物,低温时主要得到邻位的产物。

  F-C烷基化:条件是无水AlX3等Lewis酸存在的情况下,苯及衍生物可与RX、烯烃、醇发生烷基化反应,向苯环中引入烷基。这是个可逆反应,常生成多元取代物,并且在反应的过程中会发生C正离子的重排,常常得不到需要的产物。该反应当苯环上连接有吸电子基团时不能进行。如:由苯合成甲苯、乙苯、异丙苯。

  F-C酰基化:条件同上。苯及衍生物可与RCOX、酸酐等发生反应,将RCO-基团引入苯环上。此反应不会重排,但苯环上连接有吸电子基团时也不能发生。

  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小结:连接给电子基的苯取代物反应速度大于苯,且连接的给电子基越多,活性越大;相反,连接吸电子基的苯取代物反应速度小于苯,且连接的吸电子基越多,活性越小。

  2、加成反应

  与H2:在催化剂Pt、Pd、Ni等存在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终生成环己烷。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终生成六六六。

  3、氧化反应

  苯本身难于氧化。但是和苯环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烃的同系物,无论R-的碳链长短,则可在高锰酸钾酸性条件下氧化,一般都生成苯甲酸。而没有α-H的苯衍生物则难以氧化。该反应用于合成羧酸,或者鉴别。现象: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4、定位效应

  两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又称为第一类定位基,包含:所有的给电子基和卤素。它们使新引入的基团进入到它们的邻位和对位。给电子基使苯环活化,而X2则使苯环钝化。

  间位定位基,又称为第二类定位基,包含:除了卤素以外的所有吸电子基。它们使新引入的基团进入到它们的间位。它们都使苯环钝化。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则:原有两取代基定位作用一致,进入共同定位的位置。如间氯甲苯等。原有两取代基定位作用不一致,有两种情况:两取代基属于同类,则由定位效应强的决定;若两取代基属于不同类时,则由第一类定位基决定。

5.人教版高二化学科目上册知识点 篇五


  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

  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Δ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的代数和。

  (3)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计算反应焓变ΔH。

  对任意反应:aA+bB=cC+dD

  ΔH=[cΔfHmθ(C)+dΔfHmθ(D)]-[aΔfHmθ(A)+bΔfHmθ(B)]

6.人教版高二化学科目上册知识点 篇六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CuO+C=2Cu+CO2SiO2+2C=Si+2CO

  2Mg+CO2=2MgO+C2Al+Fe2O3=2Fe+Al2O3

  2Na+2H2O=2NaOH+H2↑2Al+6H+=2Al3++3H2↑

  2Br-+Cl2=Br2+2Cl–Fe+Cu2+=Fe2++Cu

  (2)化合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2CO+O2=2CO23Mg+N2=Mg3N2

  2SO2+O2=2SO32FeCl2+Cl2=2FeCl3

  (3)分解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4HNO3(浓)=4NO2↑+O2↑+2H2O2HClO=2HCl+O2↑

  2KClO3=2KCl+3O2↑

  (4)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7.人教版高二化学科目上册知识点 篇七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易液化(作致冷剂),极易溶于水(1:700)

  2、分子结构:电子式:结构式:(极性分子,三角锥型,键角107°18′)

  3、化学性质:NH3+H2ONH3·H2ONH4++OH-

  (注意喷泉实验、NH3溶于水后浓度的计算、加热的成分、氨水与液氨)

  NH3+HCl=NH4Cl(白烟,检验氨气)4NH3+5O2===4NO+6H2O

  4、实验室制法(重点实验)2NH4Cl+Ca(OH)2=2NH3↑+CaCl2+2H2O(该反应不能改为离子方程式?)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气,同制O2收集:向下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

  检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容器口(试纸变蓝)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容器口(产生白烟)

8.人教版高二化学科目上册知识点 篇八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2)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

  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3、反应焓变的计算。

  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计算反应焓变ΔH。

  对任意反应:aA+bB=cC+dD。

  ΔH=[cΔfHmθ(C)+dΔfHmθ(D)]-[aΔfHmθ(A)+bΔfHmθ(B)]。

9.人教版高二化学科目上册知识点 篇九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10.人教版高二化学科目上册知识点 篇十


  乙醇CH3CH2OH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

高二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