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婴幼儿>导航 > 最新信息

三字典故成语有哪些(精选10篇)

2024-03-25 16:59: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一般说来,成语都是由四个字构成的,但也有三个字的,如逐客令、破天荒等。以下是©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三字典故成语有哪些(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

1.三字典故成语有哪些 篇一

  逐客令,典出《史记·李斯列传》,说的是韩国的水利专家郑国,被派往秦国兴修水利(即“郑国渠”工程),却被告发是韩国派来的*细,于是,秦始皇就颁布了诏令,驱逐秦国国内的所有外来人员,而当时正在秦国为官的楚国人李斯,也在被驱逐的行列。不过,李斯却没有像别人那样老老实实地离开秦国,而是冒死给秦始皇上奏了一篇《谏逐客书》,谏书中,李斯言辞恳切,慷慨激昂,终于让秦始皇感到颁布“逐客令”确有不妥,于是也就把它废止了。

2.三字典故成语有哪些 篇二

  东道主,典出《左转·僖公三十年》,关于“东道主”,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它的详细来源,就出自我们读高中时候,所学过的那篇《烛之武退秦师》,课文中,烛之武说过这么一句话:“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后来,“东道主”也就常常被用来指代主人了。

3.三字典故成语有哪些 篇三

  登徒子,典出宋玉(战国时期的楚国人,相传为屈原的学生)的《登徒子好色赋》,宋玉的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一篇寓言故事,他讲述的是作者宋玉被大夫(古官职名)登徒子无辜地扣上了“好色”的帽子,然而宋玉据理力争,毫不示弱,终让楚王相信,其实真正“好色”的并不是宋玉,而恰恰是恶人先告状的登徒子;于是,“登徒子”也就逐渐成为“好色之徒”的代名词了。

4.三字典故成语有哪些 篇四

  【破天荒】

  旧时文人常用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现在用来指从未有过或第出现的新鲜事。

  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四卷:“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日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天荒”本指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唐朝年间,荆南地区参加京城会试的考生,很多年竟没有一个考中。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把那里的考生称为“天荒解”。唐宣宗大中四年,荆南考生刘锐终于金榜题名,破了“天荒”。当时,魏国公崔弦镇守荆南,写信表示祝贺,并赠他70万“破天荒”钱。刘锐不肯接受崔弦所赠之钱,在给崔弦的回信中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5.三字典故成语有哪些 篇五

  【打前站】

  行军或集体出行时先派人到将要停留或到达的地点去办理食宿等事务。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大王即刻到了,洒家是打前站的,你下马饭完也未?”

6.三字典故成语有哪些 篇六

  【不倒翁】

  形似老人的玩具,上轻下重,扳倒后自己能竖立起来。现多用于讽刺巧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

  出自清·赵翼《陔余丛考》第三十三卷:“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作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

7.三字典故成语有哪些 篇七

  【阿堵物】

  西晋的一些士族阶层人士自命清高,耻于言钱,钱被称为“阿堵物”。后人指为钱的别称,有讽刺意义。

  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中记载:西晋的王衍是所谓的“品行高尚”的清谈人士,据说他口里从不提到“钱”字。他老婆想试探王衍的虚实,趁王衍熟睡之时,叫仆人绕着王衍的床边铺上一大圈钱。王衍早晨醒来见到床边的钱妨碍他行动。便叫来仆人说“举却阿堵物”。举却:拿开。

8.三字典故成语有哪些 篇八

  南柯梦,典出唐代李公佐的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说的是一个名叫淳于棼的人,平日里很喜欢饮酒,有恰逢他的生日,他就在自家庭院的大槐树下设宴。宴毕,亲朋好友都走了,而淳于棼却又多饮了几杯,后竟倚着那棵大槐树睡着了,淳于棼睡着之后,就做了一个长长的、让他享尽了荣华富贵的美梦,然而梦终究还是一场梦,梦醒之后,一切如常;后来,就用“南柯梦”来感叹所谓的荣华富贵,只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9.三字典故成语有哪些 篇九

  一字师,典出《五代史补》,说的是唐朝末年,一位名叫齐己的诗僧(善于作诗的和尚)带着他新作的一首《早梅》来到袁州,虚心地向诗人郑谷请教,郑谷看了齐己的《早梅》,认为“早梅”与诗中“昨夜数枝开”的“数枝开”,有些不大相符,如果改成“一枝开”似乎更加准确。齐己听后,钦佩不已,于是就拜郑谷为“一字师”。“一字师”,哪怕只教了一个字,也是老师,所以它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虚心好学。

10.三字典故成语有哪些 篇十

  座右铭,典出《文选·崔瑗》,说的是东汉时期的书法家崔瑗,由于年轻气盛,一时冲动的崔瑗,就杀死了曾经害死了自己哥哥的仇人,然后逃亡,在过了几年逃亡的生活之后,恰逢朝廷大赦天下,于是,崔瑗才返回了故乡。回家之后,崔瑗深知“冲动是魔鬼”,于是他就写了铭文(刻在器物上的文字),放在了桌子的右侧,以便时刻提醒自己;所以,后来也就是有了“座右铭”的说法了。
婴幼儿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