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力训练>导航 > 最新信息

千家诗经典古诗十首

2023-12-07 17:57: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千家诗所选诗歌题材十分广泛,有游览之作、山水田园之作、侍宴应制之作、登临送别之作、友朋赠答之作、思家怀乡之作,等等。它对于少年儿童学习、背诵唐宋诗歌,了解唐宋诗歌的艺术创造,提高传统文化的修养有很大帮助。下面是©无忧考网分享的千家诗经典古诗十首。欢迎阅读参考!



1.千家诗经典古诗 篇一

  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代〕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注释

  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处:行踪,所在。

2.千家诗经典古诗 篇二

  江南春

  杜牧〔唐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注释

  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3.千家诗经典古诗 篇三

  游园不值

  叶绍翁〔宋代〕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注释

  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表示去某地方不合时,未能遇到想见之人。

  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4.千家诗经典古诗 篇四

  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代〕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唯独喜欢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

  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漂浮。

5.千家诗经典古诗 篇五

  凉州词

  王翰〔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外出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注释

  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征战:打仗。

6.千家诗经典古诗 篇六

  独坐敬亭山

  李白〔唐代〕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一作:唯有)

  译文

  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注释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尽:没有了。

  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厌:满足。

7.千家诗经典古诗 篇七

  竹里馆

  王维〔唐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注释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xiào):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8.千家诗经典古诗 篇八

  春日偶成

  程颢〔宋代〕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韵译

  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

  春游愉悦的心情呀,人们并不了解,于是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

  散译

  接近正午时分,天上飘着淡淡的云,偶尔刮起一阵微风。穿行于花柳之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前面的河边。

  旁人不知道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少年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注释

  偶成:偶然写成。

  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依靠。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时人:一作“旁人”。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9.千家诗经典古诗 篇九

  寒食

  韩翃〔唐代〕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注释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10.千家诗经典古诗 篇十

  独坐敬亭山

  李白〔唐代〕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一作:唯有)

  译文

  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注释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尽:没有了。

  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厌:满足。

能力训练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