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员考试>导航 > 备考辅导 >湖北

2024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例文合辑

2023-07-18 15:27: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申论就是对某个问题阐述观点、论述理由,合理地推论材料与材料以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下是®无忧考网为您整理分享的2024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例文合辑,欢迎各位考生的参阅。
137.jpg

1.2024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例文合辑 篇一


  城市是人生长的家园,是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宜居城市的建设是对国家智慧的考验,是衡量城市温度,城市特色的重要标尺。目前升级盎然的湿地公园,网络问政的便民服务,为绿色、文化智慧城市增添色彩。但也有无法踩踏的草地,千篇一律的城市建筑和服务理念的缺失让城市缺少了人文关怀。宜居城市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因此打造宜居城市,让城市影显民生色彩。

  宜居城市首先是建设人文的城市。“爱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城市的魅力在于它背后的故事。一提到北京,就让人联想到故宫;一提到西安,就让人联想到兵马俑;一提到上海,就让人联想到黄浦江。人文建设有多种表现形式:他可以是历史建筑,可以是时代产物,也可是是自然风景。但是这样人文的气息滋养了市民的文化情怀,熏陶了传统的社会氛围,营造了可凝思、可品味、可回味、不可替代的城市魅力。传承历史文化,涵养城市内涵,让城市更加温馨,宜居。

  宜居城市应是智慧的城市。智慧城市是人们拥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现代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曾经,空气污染令人忧心忡忡,交通堵塞令人烦躁。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改进,如今的共享单车优化出行方式,解决了后一公里问题,也让城市低碳环保。滴滴顺风促进了技能减排,优化资源配置,缓解交通压力。网络政务服务实现多跑的美丽愿景,把群众的折返跑变成了政府的接力跑。互联网技术促进城市更加智慧,让城市信息互联互通,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合作。让城市更加高效、便捷,让城市更加宜居。

  宜居城市应是绿色的城市。人类高效利用资源,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建设绿色城市,即山水城市。科学家钱学森对中国城市建设提出山水城市的科学设想:即把中国传统的山水诗词、山水画、传统山水园林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使远离大自然的人们,返璞归真,享受自然与物质之美。绿色城市是有人情味的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天人合一”的城市。它给人们带来了绿意和清新,让邻里守望相助的社区,洋溢着健康而熟悉的街区感觉。正如温斯顿.邱吉尔所说,“人造建筑,塑人”。因此,重视绿色城市的规划建筑。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这是亚里士多德,在几千年前留下的至理名言,也是现代都市人关于城市寄予的期待与憧憬。只有让城市更加智能、更加绿色、更具有人文气息,才能真正适合人们生活、居住,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2.2024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例文合辑 篇二


  “互联网+”概念一经提出,迅即产生连锁反应,在社会上下、各行各业掀起了创新的浪潮。随着“互联网+”的推进,信息化、数据化、移动化、远程化成为常态,更多人开始参与网络活动,如影随形的安全问题不期而至。“互联网+”火热的背后暗藏潜在的风险,但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信息安全便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安全面临挑战。“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数据的贡献者,在个人贡献信息的同时,安全问题也变得更加严峻。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电子商务、网上支付一度成为时尚。只是网络也是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饱受信息泄露之苦。从近2000万条酒店客户入住信息在网络上传播下载到800万小米用户资料泄露再到1400万条个人信息被层层转卖,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不断,令当事人在经济、精神和名誉等方面遭受巨大损失。探寻“互联网+”的安全之道成为新的课题。

  网络安全问题为信息安全带来机遇。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安全隐患无处不在,而这些挑战为信息安全提供了机遇。针对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安全漏洞不断推陈出新,国家加强网络安全立法,为保护网络安全提供了法律支持。支付宝、携程网宕机事件折射出互联网服务背后的黑色危机,但这也倒逼企业重视网络安全,探索推进技术的升级改造。此外,频见报端的网络安全事件给公民敲响了警钟,保护信息安全的意识逐渐增强。在这过程中,网民同样意识到网络数据可挖掘之处,利用数据追踪,网络反腐开展得如火如荼。“互联网+”的火热使政府、企业、个人更加重视信息安全。

  “互联网+”盛宴开启之时,就注定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信息化成为新常态,人们在利用数据带来的便利的同时需然会面临安全问题,不逐个击破,统筹解决,势需影响信息化健康发展。面对“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安全需求的大幅提高和升级,我们需要抓住时代机遇,在挑战中寻求出路,保障信息安全。

  “互联网+”战略为信息安全领域带来全新挑战,但同时,数据化也为信息安全带来新的机会。只有始终坚持信息化发展与信息安全保障“一体两翼、驱动双轮”的清晰战略,才能实现“互联网+”时代整个社会经济的安全、健康发展。

3.2024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例文合辑 篇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但在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背后,民众浮躁的心态也日益凸显,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都在时刻提醒我们:只有放慢前进的脚步,反思问题,化解矛盾,才能真正提升个人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百姓的福祉,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迈进!

  放慢生活节奏是通往自在有为生活的必经之路。放慢生活节奏并非是追求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鼓励人们追求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和生存压力,很多追名逐利的人渐渐失去耐心,将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并在又的失败中陷入到深深的烦躁和焦虑中去。因此,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什么才是人生的真谛?古人先贤们给我们了很多启发,人生是“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悠闲之乐;人生是“结庐在人境,尔无车马喧”的宁静之乐。匆匆的行人们,放慢生活的脚步吧,少一些物质的浮华,多一些心灵的富足吧。

  放慢发展速度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过去一直维持在10%左右,高居世界各国前列,但是过快的经济增速的背后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例如:重工业一直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却导致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因此,经济结构的供给侧改革应运而生,不再一味地追求发展的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化解产能过剩,将供给与人们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相匹配,从而为经济在未来的持续增长注入不竭动力。

  放慢行进步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策。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农村的养老医疗保障机制不健全,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有待解决,放慢行进的步伐并非是让整个社会停滞不前,而是能够照顾到每一个贫困地区的发展,让发达地区帮扶落后地区,让城市帮扶农村,从而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节奏慢下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优化经济的发展结构,改善国民的社会保障,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我国必将从一个大国逐渐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强国而迈进!

公务员考试湖北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