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土地登记>导航 > 真题题库

08年土地登记代理相关法律知识全真试题(五)

2009-12-06 10:34:00 来源:中国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网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就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 )。 
A.人格关系
B.社会关系
C.合同关系
D.人身关系
E.财产关系
答案:DE
解析:就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通则》第二条将其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下列( )原则。
A.自愿、公平原则
B.等价有偿原则
C.公开透明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E.公序良俗原则
答案:ABDE
解析:公开透明原则,不符合要求。
3、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
A.物
B.行为
C.权利
D.内容
E.智力成果
答案:ABCE
解析: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民事法律关系,其客体都有可能不同,除了物,还有可能是行为(如承揽合同的客体)、权利(如权利质权的客体)、智力成果(如知识产权的客体)和人身利益(如生命健康权的客体)等。
4、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 )自然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A.8 岁的儿童
B.12 岁的中学生
C.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E.18 岁的打工者
答案:BD
解析:《民法通则》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通则》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5、甲与乙签订了一份租房协议。协议规定,如果乙的儿子能考上大学,则乙租甲住房居住。这一民事行为的性质是( )
A.既未成立,也未生效
B.已成立,但未生效
C.是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D.是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E.是可撤销的合同
答案:BC
解析: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指在其中设定一定的条件,并将条件的成就作为决定效力发生或消灭的依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6、引起法定代理权消灭的主要原因有( )。 
A.被代理人取得或恢复部分行为能力
B.被代理人或代理人死亡
C.代理人丧失行为能力
D.婚姻关系或一定的亲属关系的解除
E.监护人的监护权被撤销
答案:BCDE
解析:引起法定代理权消灭的主要原因有:被代理人取得或恢复行为能力;被代理人或代理人死亡;代理人丧失行为能力;姻关系或一定的亲属关系的解除;监护人的监护权被撤销等。
7、物权的公示方法也必须由法律规定,我国法律明确规定( )。 
A.不动产物权的变动以登记为公示
B.动产物权的变动以登记为公示
C.一般动产移转所有权以交付为公示
D.不动产移转所有权以交付为公示
E.不动产物权和一般动产的变动均以登记为公示
答案:AC
解析:物权的公示方法也必须由法律规定。交付和登记是物权的公示方法。法律对适用交付和登记的公示方法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不动产物权的变动以登记为公示,一般动产移转所有权以交付为公示。
8、所有权的原始取得中,添附包括( )。 
A.混合
B.联合
C.附合
D.加工
E.承揽
答案:ACD
解析:所有权的原始取得中,添附包括混合、附合和加工。
9、下列财产中,可以抵押的有( )。
A.违章建筑物
B.机关法人的公益性财产
C.预购的房屋
D.抵押人所有的汽车
E.国有土地使用权
答案:CDE
解析:《担保法》第37条规定了禁止抵押的财产:1)土地所有权;2)除上述抵押人依法承包的荒地使用权和乡(镇)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外的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6)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10、甲根据合同对乙享有债权。后甲将该债权转让给丙,但是没有通知乙。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说法( )是正确的。
A.甲将债权转让给丙,应当经乙同意,否则对乙不发生效力
B.甲将债权转让给丙,应当通知乙
C.本案中的债权转让对乙不发生效力
D.如果甲将债权转让通知了乙,则未经乙同意,该通知不得撤销
E.甲将债权转让给丙,丙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甲自身的除外。
答案:BCE  
解析:我国《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合同法》第81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11、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 )属于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A.停止侵害
B.吊销营业执照
C.赔礼道歉
D.修理、重作、更换
E.继续履行
答案:ABDE
解析:赔礼道歉,不属于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12、我国《合同法》规定,下列( )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B.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C.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D.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E.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答案:ABD
解析:我国《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13、以下( )行使行政职权时,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
A.行政主体
B.行政主体委托的社会组织
C.行政主体的内部机构
D.行政主体的公务人员
E.行政管理相对人
答案:ABCD
解析:行政管理相对人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也可能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构成违法行为,但这种违法行为与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无关,是其个人行为,不属于行政违法。
14、某公司违法建筑大楼,在施工过程中,区城建部门作出责令其停止施工的决定。该公司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市城建部门经审查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但该公司既不停止施工,也没有在法定期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本案应( )。
A.由区城建部门依法强制该公司停止施工
B.由市城建部门依法强制该公司停止施工
C.由区城建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由市城建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E.由市、区城建部门共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答案:AC  
解析: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5、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 )说法是正确的。
A.对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B.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C.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决定对该案进行再审
D.上级人民法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违反法律规定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E.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3年内提出
答案:ABD
解析: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
16、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 )第一审行政案件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A.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
B.海关处理的案件
C.重大涉外的案件
D.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E.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的案件
答案:ABCD
解析: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三类案件: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和海关处理的案件;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且基层人民法院不适宜审理的案件;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重大涉外或者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案件;其他重大、复杂案件。
17、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为加强对酒楼、茶馆的管理,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制定《南京市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管理条例》的议案。按照规定,该《管理条例》中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是( )。
A.责令停业
B.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C.一定数量的罚款
D.警告
E.限制人身自由
答案:ACD
解析: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
18、关于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告应当提供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
B.被告应当提供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C.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D.原告应当提供被告有过错的证据
E.原告应当提供被告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证据
答案:ABC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19、甲和乙打架,扰乱社会治安,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给予甲拘留10天的行政处罚,给予乙拘留7天的行政处罚。甲乙均对对方的行政处罚不服,认为处罚过轻,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安机关对甲和乙的处罚均过轻,对甲和乙都应当处罚15天。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院可以对甲判决变更行政处罚,拘留甲15天
B.法院不能对甲判决变更行政处罚
C.法院可以对乙判决变更行政处罚,拘留乙15天
D.法院不能对乙判决变更行政处罚
E.法院不能对甲和乙同时判决变更行政处罚 
答案:AC
解析:一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可以变更判决。即在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时,人民法院作出的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法院判决变更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实施行政处罚的具体行政行为;二是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所谓“显失公正”,是指具有通常法律和道德认识水准的人均可以发现和确认该处罚明显地失去了法律的公正性。
20、刘某因公安人员的刑讯逼供行为而致残,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根据法律规定,刘某有权要求该公安人员所在的公安机关赔偿下列( )费用。
A.医疗费    
B.残疾赔偿金
C.王某致残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人的生活费
D.王某致残前扶养的有劳动能力人的生活费
E.王某致残前扶养的有部分劳动能力人的生活费
答案:AB
解析: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民政部门有关生活救济的规定办理。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18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土地登记试题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