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这个童话。
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德育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愿意保护自然的思想感情。
美育目标: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中感悟自然的美丽。
教具准备:图片、录像、生字卡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上画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边板书边指导书写。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遇到生字先划下来,再多读几遍。
三、识记生字,认读词语。
1、出示生字卡片;
2、教师相机指导;
3、指导学生根据字形特点选择佳的记忆方式;
4、出示词语卡片。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师范读,学生评价;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都有什么?会讲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完成“读读说说”练习。
三、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发现字的特点。
2、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3、展示写得整齐、正确的作业。
四、实践活动。
1、“画未来”绘画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比比看谁组的词语多。
五、巩固练习
1、读一读:将课文朗读给父母听。
2、画一画:“画未来”绘画展。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课件
一、教材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学生分析由于以往的教学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本班学生对朗读和识字掌握得比较好。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在朗读中也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学生。学习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设计思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
4.师:除了课文外,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字。(分小组出示学生收集到的有这些生字的商标、报纸或杂志等,念给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听。)
5.展示生字,请学生把自己所收集到的这些商标等贴到小黑板上,并读给老师、同学听。
6.练习,你认识它们吗?
A.聪明活泼聪明活泼的小明学会了种花。
B.忽然天忽然暗了下来,很快就下起了大雨。
C.如果如果明天天晴,我们就去春游。
D.以后学了这一课,我们以后会更爱护树木了。
E.主意我们有一个美化校园的主意。
【多种方式识字,结合生活实际识字。联系以往学过的内容,学练结合。】
二、再读课文,以读代讲,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生宇.再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指名分段朗读。
3.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练读。教师范读第二段。学生读陈述句,老师读心里想的话。也可教师读陈述句,学生读心里想
4.小组成员之间可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读等方式练读。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出示题一
(1)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齐读后一段,读出感情,体会作者的用心。
5.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读出来。指名读,并让学生戴头饰表演。
6.练读。我愿意读。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合作学习。】
三、复述课文。教师指导:按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复述。
四、扩展。
1.师: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呢?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报一报。
2.师:老师这有一张万宝小区植树分布图。请你看一看。还可以在哪里种植树木能把万宝小区建设成美丽的绿色小区。
【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五、作业。
1.师:刚才大家说了松林的样子,请你回去后,把你想到的画出来。
2.师:除了松鼠外,你还了解哪种动物或植物。回家之后,请你通过查书或上网等方式调查。
【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动物小卫士——松鼠。(教师板书:松鼠)
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松鼠爱吃松果了,(教师板书:松果)学生齐读课题
那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的生字。要求:
(1)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个什么故事?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练读。
例:如总
(1)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2)用“如果”说一句话。
以:讲解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练写。
4.指名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练读。
例如:第二自然段的练读可以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老师读陈述的句子,学生读心里想的句子;或者学生读陈述的句子,老师读心里想的话。
4.小组之间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朗读等方式练读。
5.质疑解疑。
(1)松鼠、松果、松树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问,自主回答,教师引导。
6.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用朗读体现出来。
7.戴上头饰表演。(松树、松果、松鼠)
四、复述课文
1.教师出示提示: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
2.小组之间复述后全班交流。
五、指导书写
“意”和“总”中“心字底的写法。
六、扩展练习
1.师:以后这里会是怎么样的呢?
2.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
3.看看在我们学校的哪些地方栽上什么树木会让学校更加美丽?(出示校园平面示意图)
七、布置作业
1.把你刚才的想法在图上画出来。
2.除了松树和松鼠,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和动物?回家之后,运用各种方式调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