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2020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案例分析》科目知识点: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包括技术设计、选点埋石、观测、数据处理等过程。
A、技术设计:包括收集现有资料进行初步设计;实地踏勘形成布网方案;选择作业方法、精度等级、作业要求等技术要求;编写技术设计书。
B、选点埋石:地面水准点应选在坚实稳固与安全僻静之处,点位便于寻找、长期保存和引测。为了控制埋石的质量以及寻找高程控制点方便,要对埋石各个环节拍摄照片。水准标石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标石,各等级水准标石要经过一定的稳定期后方可进行水准测量。
埋石结束后应提交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水准点之记和路线图、标石建造关键工序照片或数据文件、埋石工作总结。
C、观测:用于水准观测的仪器必须送国家计量部门认可的仪器检定单位检定,检验合格后在有效期限内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仪器有异常情况,应按照规范进行检验或重新送检。
严格控制观测时间,选择观测条件,观测、记录时间采用北京时间,电子记录簿中的时间在出测时统一调整,记录的观测时间不得随意改动;测区水准观测中天为记录器根据经纬度计算的当地中天。
二等水准观测采用单路线往返侧,同一区段的往返测,应采用统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承,沿同样道路进行。同一侧段的往测(或返测)与返测(或往测)应分别在上午进行,在日间气温相差不大的阴天和观测条件较好时,若干里程的往返测可同时在上午或下午进行,但这种里程的总站数,二等水准测量的不得超过该区段总站数的30%。受旁折光影响大的路段,同一侧段的往返测应特别注意分别在上下午进行。选择良好的观测条件,并适当缩短视距,尽量使用前后视距相等。
三等水准测量可采用往返测或单程双转点方法进行观测。
外业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外业数据整理和检查,计算规范要求的各种测段高差改正项,并进行每千米偶然中误差和全中误差计算,编写观测工作技术总结。
D、数据处理:水准网的起算数据采用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复测成果,正常重力采用IAG75椭球相应公式。水准网数据处理以观测高差为元素,二等按测站数定权,三等按距离定权。
二等观测高差中按照规范要求加入水准标尺长度误差改正、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重力异常改正和日月引力改正。三等观测高差中加入水准标尺长度误差改正和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使用技术部门认可的平差软件和改正量计算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按照设计总结的要求编写总结。
E、质量保证:在项目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ISO9001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项目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项目控制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采用中队、队(院)、局三级控制,即中队100%详查,院30%抽查,局级验收,以保证生产环节所提供的产品质量。
F、技术依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测绘技术设计规定》、《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项目设计书、专业设计书。
提交成果:技术设计书、埋石工作技术总结、水准观测数据及成果、数据处理资料、高程控制点成果(点之记、网图、高程成果)、技术总结、图表、检查验收报告。
【篇二】2020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案例分析》科目知识点:地形图编绘
在工业建设设计、施工所需用的各种不同比例尺地形图,是通过实测和编绘得到的。将较大比例尺的地形图的内容进行综合取舍,编制成较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称为编绘。首先进行搜集资料,分析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制定编绘技术设计书等准备工作。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展绘地形图的数字基础,拼贴资料制成编绘底图,在底图上再进行要素的综合取舍,制成主次分明、清晰易读、符合需要的编绘原图。对缩小一倍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可以经编绘直接缩制使用。编绘时使用缩小的地形图作为底图,将公路、水系、管线等专题资料,按照关系位置展绘在底图上,如突出某个专题,可编制成专题图。按照行政区划或专题范围,可将地形图和专题图综合编制成图册或图集。
实测和编绘原图按线划规格进行清绘。其过程是将原图复照制成裱板或聚酯薄膜蓝图,在蓝图上按照图式规定,绘制出精度、质量符合规格的出版原图(印制原图)作为制印出版的依据。实测原图进行着墨时可按照清绘图的要求,绘制成出版原图。也可按照清绘图的规格,将编绘与清绘合并一次作业,称为连编带绘,直接得到出版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