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一年级>导航 > 热点专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15课)

2020-03-02 09:35: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它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创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而鲜明的标志之一。在现代社会,美术更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满足着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15课)》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叶子变变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树叶,抓住树叶的特征,用点、线、面等元素和夸张、变形、添加等方法,设计出美丽的树叶图案。

  2、通过树叶的设计与制作,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通过点、线、面的排列,运用不同的组合方法,进行夸张、变形、添加,设计出漂亮的树叶图案。

  教学难点:了解叶的图案的装饰知识,使学生掌握叶的图案的绘制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树叶、示范画、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谜语:春天它变绿,秋天它变黄,要想空气好,还得它帮忙。

  师:大家都猜对了,是树叶。树叶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净化了空气,真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好礼物,所以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

  二、感知与体验:

  1、播放图片:各种形状的树叶

  师: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大自然中都有着哪些颜色、哪些形状的树叶呢?

  2、画树叶轮廓

  学生画一画看到的叶子的形状。

  教师出示几片常见形状的树叶,介绍叶子的结构:叶脉,叶柄。

  3、出示范画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另外几片树叶,我们来看看这些树叶跟真实的树叶有什么不一样。漂亮吗?你喜欢那片树叶?为什么?

  4、揭示课题:叶子变变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当一回魔术师,把树叶变得更漂亮,好吗?

  三、创作与表现:

  1、指导装饰方法

  师:仔细观察这些“树叶”,它是怎么变得漂亮的?

  要把树叶变得很漂亮,必须请来三位好朋友(点、线、面)。

  课件出示:

  点:大点、小点、方点、圆点??

  线:直线、曲线

  面:各种形状的面

  师:这三位朋友就是快乐的点、线、面。点:活泼、小巧、简洁,你知道有哪些点?(大点、小点、圆形的点、方形的点、星点、小雨滴点??);

  线:千变万化,分直线和曲线,直线包括哪些?(横线、竖线、斜线、折线??)曲线有哪些?(波浪线、抛物线、圆??);

  面:厚实、块头大,你知道有哪些形状的面?(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还有其他不规则的随意形状的面。

  师:别小看这些小小的点、平凡的线,当它们灵巧地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创造奇迹,变成美丽的花纹。

  2、示范作画过程

  师:首先我们要确定自己想要画的树叶的形状;其次用各种各样的线将这片叶子切割成几个大的块面,可以依照树叶本身的叶脉分割,也可以依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随意分割;然后用点、线、面等基本构成元素将这几个面装饰一下;后涂上丰富的颜色。一片漂亮的叶子就变出来了。

  3、欣赏学生作品

  师:从这些小朋友们的作品中你是否能得到某些启发,找到一些创作的灵感呢?

  4、作业

  作业要求:观察不同树叶的形状、色彩,用点线面组合的方法设计出树叶的装饰图样。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画面构图的饱满,颜色的鲜艳,色彩的统一,看看谁变出的树叶有创意,漂亮。

  师:了解了树叶纹样的基本绘制过程,现在我们拿出准备好的用具,变一片漂亮的叶子好不好?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画面构图的饱满,颜色的鲜艳、色彩的统一,看看谁变出的树叶有创意,漂亮。

  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

  把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的成长树上。你喜欢那片树叶?为什么?你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五、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表现真棒!我们用自己的巧手将树叶装扮得漂亮极了。希望同学们在平时也动手设计一些漂亮的花纹来装饰我们的生活,相信你们都是棒的小小设计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手印、指印变变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指印、手印画,展开想象,进行适当添画。

  2、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造型能力,培养与人合作的情感。

  3、在有意无意的拓印中,从不同角度对于手指印进行联想添画。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放松地玩,在玩中掌握手印、指印及随形联想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根据自己印的形状,大胆地联想、大胆地变化、大胆地表现。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颜料、彩笔、大号排笔、水粉笔、甘油、布、水桶、大张白纸、彩色纸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

  1、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叉,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天天干活不说话。

  学生猜谜,揭示答案——小手。

  2、做“拍手游戏”。

  课件:拍手歌。(出示歌词)带着孩子们一起拍手一起唱。

  3、师:我们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说说我们的小手都能干些什么呢?(与生活结合)。

  生:写字、做事、吃饭拿筷子、弹钢琴等等。

  师:“手”的用处可真大啊!那我们来观察一下我们的小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发展阶段

  1、观察讨论:观察自己的手心、手指,自己发现手的纹理变化。

  2、与同学们比一比,一样不一样。

  (1)掌心的纹理

  (2)手指的罗纹

  教师示范:

  (准备):一张大白纸贴在黑板上,请孩子选出2种喜欢的颜色。

  用排笔蘸上颜料在自己的手上涂色。先涂左手,然后把手压在大白纸上,再用右手涂上颜色,压在白纸上。

  师:看老师印了2个手印,你们想不想也尝试一下呢?

  生:想。(开始动手)。同桌合作。

  3、学生尝试练习。师巡视,指导。

  4、添画(教师示范,先洗净手再用彩笔添画、或者直接用手代替笔选择手印或指印添画)。

  师:老师添了几笔,手印变成了孔雀,你们来想象一下,你们能把它们变成什么呢?

  学生想象。

  学生作业(给自己刚才印的手印添画)。

  师巡视,指导。

  小结:

  选择好的贴在黑板上,评价。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好大一幅画

  教学目标:

  通过各民族和古代部落、现代建筑的壁画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表达巨幅作品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组织画面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学生毅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享受绘画和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欣赏图片资料时,观察需要仔细,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大胆的表现,展示自己。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若干。学生绘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活动

  (1)准备活动环境。

  (2)师:有了人类就有了艺术。远古时代,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极不安全的恶劣的环境中。但人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们还用自己发现和创造的工具在岩石和洞穴的石壁上表现自己的生活,展示自己的梦想,自己的追

  求,自己的渴望。被称为东方天书的江苏连云港将军崖上,留着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用石头磨出的子午线和当时人们活动的情景;徐州出土的众多的画像砖,是汉代的先祖们活动、生活的缩影和对佛教的崇拜。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回到远古时代,去寻找我们的祖先们留下的生活和艺术的痕迹。

  2、展开活动

  (1)儿童自己欣赏书上的图片,感受画面形式和场面,初步理解作品内容。

  (2)儿童用自己的理解说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岩石和壁画,让学生观看、感受和进一步理解,并进行适当的讲解。

  A、画面的共同特点:尺幅较大,概括性强,自由奔放,描写的景物和当时的生活有关,有震撼人的形式美感。

  B、画面的由来:劳动记事,图腾,宗教或信仰崇拜的巫术,表达感情、游戏、自娱、狩猎、抗击自然灾害等方面的。

  C、重点了解一些有广泛影响或个性特点的作品:

  尼沃洞穴中带箭的野牛和印第安人的带箭的美洲狮形象,常常被人类学家们用来说明旧石器时代岩画起源于巫术的典型例子,“他们非常喜欢用这类人工制品去仿造他们梦寐以求的猎物”。

  D、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原始社会岩画,用石头磨画而成,刻画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拜。

  E、八千年前非洲原始人在洞穴岩壁上的人物活动图,人物和动物形象栩栩如生。

  F、敦煌壁画,记载着很多本身经卷故事,著称于世界。

  (1)猜一猜:南美洲高原上许多巨大的画,它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画的?为什么要画?画的是什么?

  (2)壁画等巨幅绘画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a、商业宣传广告。

  b、装饰生活环境,

  c、人们自娱自乐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巨幅绘画作品,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效果。互相讨论,表述。

  第二课时:

  1、分享活动

  (1)教师组织儿童分组,安排场地、准备巨幅绘画创作的材料。

  (2)教师和学生共同商量绘画表现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参考:

  A:小组表现同一个主题,先集体构思,再分配具体任务到个人,一起表达。

  小组里每个人都自由发挥,看看组合到一起回形成什么样的画面。

  (3)老师提醒注意事项:

  A:鼓励儿童大胆涂抹,不要受约束,尽情表现自己的想法。

  B:提醒儿童注意色彩的搭配,让画面有流动感。

  C:提醒儿童在墙壁绘画时,如果站在凳子上要注意安全。

  D:提醒儿童注意环境卫生的保护。

  E:相互友好合作,互相支持。

  (4)学生分头活动。

  A:墙壁绘画。

  B:大纸上绘画。

  C:地面绘画。

  (5)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不怕苦和累,坚持到底,并协助学生完成美术活动。

  2、延伸活动

  (1)展示创作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和构思。

  (2)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讨论。

  (3)教师进一步鼓励学生的表现。

  (4)拍照留念

  3、收拾活动

  整理工具,打扫卫生。

一年级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