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二年级>导航 > 最新信息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

2019-10-21 17:07: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所谓的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

  1848年的一天,有个叫亨利·阿切尔的英国人路过街边的一个邮筒时,发现有个人正对着一大张邮票发愁。原来,那时人们买来的邮票是几十枚连成一大张的,寄信的时候,再用小刀裁开。很显然,那个人忘了带小刀。

  “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

  “很抱歉,我也没带。”阿切尔无可奈何地说。这时,那个人一抬头,看见了阿切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皱着的眉顿时舒展开了。“先生,能借您的别针用一下吗?”

  “当然可以,可是……”阿切尔疑惑不解地望着他。那个人接过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很快就把这枚邮票撕下来了。

  一路上,阿切尔一直思索着刚才发生的事。他想:要是在每枚邮票周围都打上小孔,那么,大张邮票使用起来不就很方便了吗?

  不久,亨利·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这项发明很快被英国邮政部门采用。从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带齿孔的邮票了。

【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并不神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邮票、插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实物邮票)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

  2、你们看,邮票四周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请大家跟着老师读。

  3、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3、师范写,生练习,个别指导。

  望着→刺小孔

  思索→打小孔

  发明→打孔机

  三、品读感悟,问题切入

  (一)朗读感悟

  1、个别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阿切尔到邮局信时发现了什么?指出有关语句,体会“发现”。

  2、默读三、四自然段,说说那个想寄信的人是怎样解决遇到的困难的。

  3、自由读五、六自然段,比较“发明”与“发现”区别。

  4、从这个故事得到什么启发。

  (二)问题切入

  A、讨论:文中写了两个人,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为什么?

  1、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他们的对话。(课件出示对话,男女生分角色读)

  2、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

  比较读——范读——练读——比赛读。

  3、“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4、指导看图。

  出示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引导学生观察到他侧着身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连手中端着的水都忘记喝等这些举动。)

  5、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悟。

  B、默读思考: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C、指名读句子,说说从“仍然”一词,你明白了什么?

  齐读第四段,读出你对阿切尔的敬佩、喜爱之情。

  D、联系实际说话。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四、拓展实践、丰富知识

  1、打孔机不光运用在邮票上,你还知道运用在哪些地方?

  2、从小小的邮票齿孔上我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还想了解更多吗?请阅读课后“我知道”,与同学们交流下你都读懂了什么?

  3、邮票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请同学们课后搜集、阅读邮票,了解更多知识。

  4、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二年级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