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八仙过海”是一个民间传说。
2、丰富词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产生对山东民间传说故事的兴趣。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课件“八仙”人物图片、故事“八仙过海”课件、课件蓬莱风景。
2、《八仙过海》歌曲磁带。
3、幼儿在家中了解有关八仙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欣赏歌曲《八仙过海》。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小朋友听一听。
幼儿欣赏后,教师提问。
师: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幼儿回答后,教师引出八仙过海的传说。
二、出示课件“八仙”人物图片,了解“八仙”人物的典型特征。
1、幼儿说说“八仙”的名字,数一数一共有几位神仙?分别长的什么样?你喜欢哪一位?
2、教师介绍“八仙”的本领,引导幼儿说说八位神仙都有什么宝物。
3、欣赏故事《八仙过海》。
⑴师:想听八仙的故事吗?仔细听!(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听完提问:
“八仙”过海要去做什么?
你们猜猜八仙会怎么过海?
吕洞宾是怎么提议的?(吕洞宾对众神仙说:“今天飞过东海,便显不出咱神仙的本事,不如让宝物带着我们漂洋过海吧。”)
那么八仙会如何利用宝物过海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幼儿讨论后,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想法)
⑵八仙究竟是怎样过海的呢?我们接下去听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
听完后提问:
铁拐李、汉钟离和张果老等八位神仙分别采用什么方式渡过了东海?
⑶完整地听一遍故事。(教师放课件)
听完后幼儿理解成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师:这个故事中还藏了个成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们知道各显神通是什么意思吗?
教师小结:《八仙过海》是中国的一个神话故事。“八仙过海”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山东蓬莱)?
4、欣赏蓬莱仙境。
活动目标
1、说说自己家的电器,了解电对它们的作用。
2、认识电,让幼儿们懂得节约、安全用电。
3、体会电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电的用处多。
难点:懂得节约和安全用电。
活动准备
手电筒、录音机、手机、电视机、电风扇、用电常识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互动
让幼儿们都说说自己家里的电器。
二、探究发现
1、让每个幼儿都说说我们在家里怎样才能看电视?
得出结论:(1)接通电源,(2)按下遥控器开关,(3)选择节目,(4)观看节目。
2、这几个步骤哪步重要?
得出结论:接通电源
3、是不是家里的电器都要接通电源才能用呢?
师与幼儿共同演示:手电筒、录音机、手机、电视机、电风扇的使用。
得出结论:是的,电的用处真多
三、感受电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四、电的使用
观看用电常识图片。
了解到电用处很多,没有电真的很不方便,同时也发现电也有危险的时侯。
五、教师鼓励幼儿们在生活中要节约用电并要安全用电,要在家长的指导下用电。
六、后让幼儿们再次感受电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在愉快中结束课堂。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让幼儿们始终作为学习的主人去探究、了解、发现、学习,幼儿们是在快乐中度过了这节课。让幼儿在快乐无比中认识了电的广泛用途,感受到电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在与幼儿互动中,我尝试不同的配合,了解到各个幼儿的认知的情况,为以后的教学和活动积累了经验。总体来说,这节课比较成功,幼儿得到了发展,我也得到了发展。但在节约和安全用电方面,由于我的水平有限,教学不是很成功,幼儿还是对电的了解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先充实自己,再引导幼儿学习,相信我会成功的。请大家支持我,帮助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