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时间:20**年9月16日地点:家中
内容:读书趣事
陈:妈妈,我想采访您一下,您有怎样的读书经验?
妈:我啊?就是觉得只要多看书就行啊。我们因为小时侯,我的爸爸不怎么管我们的学习,每天我和你舅舅写完作业就喜欢在厂里俱乐部看书。
陈:那您喜欢哪一类的书籍呢?您又觉得哪些书籍好些?
妈:我们小时侯主要是看小人书,后来长大些看小说。记得我小时侯我记忆中喜欢的一本书是《屋顶上的小飞人》,在那几年,只要屋顶一有动静我就会看看,一直梦想自己也拥有这样的小飞人,那多好啊!如果说哪些书好,我推荐冰心的小说《斯人独憔悴》,那里面有很多的优美的词句。
陈:我还没有读过,你也给我买一本吧。那您还有读书的趣事吗?
妈:那多了去了,好的要数修改错别字了。有我和你的舅舅买了一本《少年文艺》,发现了两个错别字,于是我们就尝试着给编辑部写了一封信,没过多久就受到了回信和一套完整的小人书,我和你的舅舅高兴的不得了,更加喜欢看书了!呵呵
陈:我们现在书买的正版书好象错别字少,我也真想找错别字啊!那您有什么建议?
妈:我建议大家多看书,看好书,看有用的的书,当然有道理的有趣的漫画书也可以看。后,我说句话,以后多看那些大作家写的书,也要多读多看,悟出其中的道理。
陈:啊!妈妈我今天和您的谈话我知道了,读书要有技巧的看,多看好的书,影响一生!
篇二
我们看了高校长的简介,高校长酷爱写作,他曾写过《寻找教育原生态》、《回家》和《秋月》等书籍。同学:“高校长,您平时都看什么类的书?哪一本对您的影响大?”
校长:“我平时爱看两种类型的书,一是教育类,二是非教育类的。其中对我影响大的是《红楼梦》。”
同学:“您是一校之长,工作繁忙,那您平时是怎么抽出时间读书的呢?”
校长:“时间是挤出来的,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来到学校读书,晚上写出真实情感的作文,十点睡觉。”
同学:“校长,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卷如有神’我读的书够多了,为什么作文水平还是没有提高呢?”
校长:“读书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读书时,要集中注意力,如果注意力不集中,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同学:“您平时写作的思路是从哪来的?”
校长:“我在写作之前都有一个小故事,我是根据这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从而写的作文”。
同学:“开卷是否有益?”
校长:“开卷确实有益。”
同学:“高校长,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喜欢走马观花,有一些好词好句都没有记住,在您的眼里,好的读书方法是什么?”
校长:“遇到好词佳句,一定要细细的品味,才能记得牢。”
同学:“高校长,您小的时候是怎样读书的呢?”
校长:“我小时候,家里没书,我看的书都是向别的同学借的。”
同学:“校长,您对漫画书有什么见解?”
校长:“看漫画书,也可以长知识,比如《哆来咪A梦》,但是要有克制的看。”
对于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高校长都做了简要的回答。在采访结束的时候,陈路琦同学站起来说:“谢谢您,高校长,您的工作这么繁忙,还抽出时间来让我们采访。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份礼物,请您收下。”
高校长收下了这份礼物,说:“好精彩的礼物,谢谢同学们!”
(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篇三
地点:家里人物:爸爸
采访记录人:李***
采访过程:
问:请问您爱读书吗?为什么爱读书?
爸爸:我爱读书。书中有知识,书中有智慧,读书可以知事明理,使自己成长、进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问:那么请谈一谈您对“开卷有益”这一词的说法。爸爸:只要是书,去读了去学了,抱着一个正确的态度去读去学,对人都是有益处的。好的书,用积极的态度的去学习,吸收精华,不好的书用批判的眼光去读去看它,从反面也能吸取教训,获得知识,这就是我对开卷有益的理解,这说明了只要是知识的东西你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它,去学习它,去理解它,对人都是有用的。
问:那么请问您一般喜欢读些什么书?
爸爸:从分类来讲,我喜欢读历史、地理、人物传记和科学一类的书。
问:读完书后从书中得到了启发吗?这些启发在生活和学习上有帮助么?
爸爸:我读译本书,都受到一定的启发。有写启发,直接用与我的生活供桌和学习,对我帮助很大,对我的能力提高很快,可以说读书是我更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问:请问您有些什么关于读书的故事吗?
爸爸:有。我小时,图书不多,身边的书籍也不多。有依次,我从别人那里借来了叶永列的科普小说《未来世界》,在煤油灯下一口气就读完了,还不觉得过瘾,一直读到了天亮,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些人类发展进步的设想,现在基本上都实现了,可以说是我读的第一个科普启蒙书,对我以后的学习帮助很大。
问:请问您一般是怎么读书的?能介绍一下读书的方法吗?
爸爸:我接触一本书,首先看它的序,或者先看简介,看完简介以后再看看它的纲目,在阅读前大致了解一个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梗概间架,然后根据时间安排,再去认真的仔细阅读。
问:很多人读书都常常会把一本书读两遍,请问您一般会么?
爸爸:会的。有争议的书,或者是写得非常好的书,很感很有教育意义的书,我在第一遍阅读的基础上,都会更认真地读第二遍,精彩的章节,甚至会读第三遍,第四遍,有时还会做一些简要的读书记录。所以,重要的观点,精彩的故事情节,在我脑海里都能记很久。
问: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请问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爸爸:有,上面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的知识积累和认识的水平是有限的,有些名著我们的能力还不足以读一遍就能领会的这种程度,因此,我们必须要一遍,两遍,三遍,多遍的去阅读,去理解,甚至有些问题,读更多遍仍然无法理解,这是阅读的现实。但是有一点,每多读一遍,多思考,就会多理解一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并不是说读书读一百遍你就会理解,而是说,读书需要重复读,读多了,慢慢地你就领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