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件>导航 > 最新信息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课件:《练习》

2019-09-03 10:44: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现代教育学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既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现代教学手段。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学内容要具有直观性,要使媒体内容一目了然,在课堂上常常直接出示本节课的主题,直观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传承教学资源。下面是©忧考网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课件:《练习》,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城市的特征以及别称,学习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

  2、练习写好钢笔字。

  3、读读背背。

  4、口语交际:说笑话。

  5、学写毛笔字,练习写捺。

  教学重点:口语交际和写字。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用字词句

  1、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试读每个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解决方案:

  (1)查字典。(2)问同学或请教老师。(3)联系词语猜一猜。

  3、集体认读词语,正音。

  4、观察画面,说一说城市的特征。(1)小组内交流(2)指名说。(3)连线。

  5、补充句子。

  (1)自己先说一说,在指名说,订正。(2)填写句子。(3)教师小结: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

  6、说一说自己还知道的城市别称,谈一谈为什么有这样的别称。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写下来。

  三、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a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b出示:效、诊、初,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有什么发现?(三个字中都有撇,撇要注意和左边的笔画相互穿插)

  c在写的时候,左右的比例怎样,哪些笔画要收,哪些笔画要放。

  d出示“效”,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e教师范写,注意左部收右部宽,撇要缩,捺要伸。

  f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效”,并临写。

  g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诊、初”两个字。(教师巡视指导)h反馈写字情况。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一)成语

  1、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师生一起回顾《东方之珠》。

  3、认读成语。

  (1)生自读成语

  (2)指名领读,正音

  4、小组合作,看图理解词语大意

  5、指名说说词语意思并说说用词说句子。

  6、练习背诵

  (1)自由练读,同座互背

  (2)展示背诵。

  (二)学习孟子的话

  1、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2、师范读名言。

  3、生自读名言,读准字音。

  4、小组内互读,指名读。

  5、说说名言的意思。

  6、指导有感情朗读。

  7、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准备几个小笑话。

  一、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小段节目。(放一段笑话)这是什么节目?它有什么意思?

  今天咱们也来开个“笑话会”,一块分享笑话带给人们的乐趣!”

  二、指导交流

  1、分组里说一说自己准备的笑话.

  2、小组里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讲笑话。

  3、全班同学评议:表达是否清楚,有没有趣,怎样更吸引人。

  4、每个人再准备.

  5比赛讲笑话,评出笑话大王.

  第四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指导学生观察“八”字中的捺——竖捺

  (1)向右下直下起笔;(2)逐渐按笔;(3)提笔,笔锋至尾处渐渐收笔。

  2、教师执毛笔范写竖捺.

  3、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4、指导观察“过”中的捺——平捺:将捺起笔处的笔锋向下,不是平直起笔,而是逆锋向右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平直运笔,渐渐拖出笔锋。

  5、学生临贴描红。

  6、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捺,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捺画的字。)

  

篇二

  【教学要求】:

  ⒈关于城市别称的字词句练习。

  ⒉写好左边有撇的钢笔字。

  ⒊读读背背成语和名句。

  ⒋口语交际——说笑话。

  ⒌学写毛笔字——斜捺和平捺。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⒈第一部分

  ⑴读题:弄清题目的要求。

  ⑵自由读城市的名字及别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查字典。

  ⑶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⑷你了解哪个城市,能说一说吗?

  ⑸连线。

  ⒉第二部分

  ⑴读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⑵自由选择做题。

  ⑶小组学习:交流所写的答案,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⑷完成全部的练习。

  ⑸指名说说填写的内容,纠正。

  ⒊第三部分

  ⑴小组学习:介绍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别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别称?

  ⑵小组汇报。

  ⑶练习:写写城市的名称和它们的别称。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⒈认识要写的字。

  ⒉读一读“小小建议”:右边的撇要注意和左边的笔画相互穿插。

  ⒊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每个字左右两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⒋这三个字怎么写才好看呢?指名学生说。

  ⒌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写。

  ⒍请学生描红、仿影,提出明确的要求:笔笔入目,看准每个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⒎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评点;指出存在问题,进行纠正性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教学第一部分。

  (1)指名读“东方之珠”,教师谈话导题;这篇课文描写了香港的繁华、热闹与美丽。今天我们要学的成语也是描述城市繁华的的。

  (2)出示八条成语。

  (3)学生自由读,想想你学会了哪个成语。

  (4)谁愿意做小老师领读?

  (5)说一说你知道的成语意思,教师给予适当讲解。

  (6)练习,学生自由练读,同桌自由背诵,指名背诵。

  (7)小组交流比赛。

  3.教学第二部分。

  (1)出示: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教师范读,介绍:这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孟子的名言。

  (3)指名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师生点评。

  总结: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尊敬我家的老人,也要推己及人,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也要推己及人,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4)练习:学生自由练习朗诵。,同桌互相背诵。

  (5)反馈:齐背,指名背。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明确要求:今天我们学习“斜捺”和“平捺”的运用方法。

  2.教师书写“斜捺”和“平捺”,指导运用方法。

  3.学生练写。

  4.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说笑话

  课前准备:每位同学准备几个笑话。形式要短小,思想要健康,能蕴涵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则好。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训练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启发谈话:学生们都很喜欢听笑话。笑话以它有趣的情节和语言,深深地吸引我们每一位同学。课前,同学们都准备了几个笑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就来说说笑话,看看哪位同学说得有趣。

  (2)小组练习要求;

  ①每个同学都要参与这项活动,先在小组里讲,看谁在小组里讲得好。

  ②每个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在班级里讲,看谁在班级里江得有趣。

  ③讲笑话时自己不能笑,逗人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懂,否则不会起到逗人的效果。说笑话时如果能配以动作姿势,效果会更好。

  3.练习。

  (1)每人在小组里练讲。(教师巡视指导)

  (2)每个小组派代表在班上讲。

  (3)师生评议。

  二、总结

课件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