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苏洵到了二十七岁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年纪轻轻,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是®无忧考网分享的三字经解释: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欢迎阅读参考!
bǐjìlǎo
彼既老
yóuhuǐchí
犹悔迟
ěrxiǎoshēng
尔小生
yízǎosī
宜早思
【解释】
象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启示】
苏洵到了二十七岁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年纪轻轻,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扩展阅读:
三字经故事:发愤读书的苏洵
苏洵是宋朝眉州眉山人,他和长子苏轼,次子苏辙,都是中国文学很有名的人物,后人合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三苏”。
苏洵在少年时期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人,二十七岁时,他的哥哥中了科举做了官,他才猛然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读书。于是他下定决心,专心一意的钻研六经百家的学说。一年后,苏洵参加考试,不幸落榜。回到家后,他长长的叹气说:“我一定是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才不能榜上有名。但是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实在不是读书学习的目的。”于是把这一年多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从此闭门用功读书,不再提笔写文章。
经过五、六年的苦读,苏洵自觉学识大有增长,可以再拿笔写文章了。当他下笔时,由于知识渊博,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一篇数千字的文章,文章论点正确,见解独到,很受当时读书人的推崇。
宋仁宗嘉佑年间,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到京师汴京。欧阳修看到苏洵的文章后,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将他推荐给当时的宰相韩琦。韩琦也很赞赏他的文才,对他礼遇有加。从此苏洵名闻天下,人人争相诵读他的文章,并模仿他的写作方法。对当时及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