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件>导航 > 最新信息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杏儿熟了》

2019-05-13 09:56: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语文教学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下面是©无忧考网整理分享的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杏儿熟了》,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奶奶朴实、善良的品质。

  2、给课文分段,继续学习说段落大意。

  3、学会8个生字,理解“依偎”、“吩咐”等6个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给课文分段,说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激趣引路

  师:通过学习杨朔大作家写的《可爱的小蜜蜂》,同学们肯定会为蜜蜂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与世无争、不辞辛劳而为之震撼。今天我们又一同来学习新的课文《杏儿熟了》(揭题),又登上新的心灵旅程,那么我们的心灵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根据自己读懂的畅所欲言,教师不必做任何评价。

  3、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

  1、再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几次杏儿熟了,每次杏儿熟了发生了什么事?

  2、给课文分段。

  四、熟读课文,掌握字词

  1、练读,争取做到“四个不”,读通课文。

  2、找伙伴赛读。

  3、交流生字学习情况,不会的相互帮助。

  五、课堂小结,抄写不会的或较难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引子:上节课我们知道《杏儿熟了》这篇课文中写了三次杏熟,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读懂每次杏熟写了什么?

  一、研读第二段,感受奶奶的高尚品质

  1、快速读课文,三次杏熟中作者主要写哪次杏熟?又写了什么?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

  3、检查反馈,说说段落大意。

  4、研读第二段,“我”和奶奶对待小淘淘偷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你能感受到什么?找出相关句子读读想想。

  5、学生自由研读。

  6、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重点理解:(1)她走到树下,挑熟了的杏子往下打。她脚底下站不稳,身子颤颤巍巍的。

  (淳朴善良)

  (2)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

  (有福同享、有价值、有意义)

  7、小结:面对这样一位奶奶,你想说什么?

  过渡:前后两次杏儿熟了又写些什么?跟这杏熟有什么联系?

  二、自读自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1、自读,每段写什么?

  2、说段落大意。

  3、理解段落中的重要句子。(略)

  4、这两段与第二次杏熟有什么联系?

  三、朗读全文,再悟深情

  

篇二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的意思。

  3、默读课文,有选择地复述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宽厚、善良的美好心灵;懂得好东西要与人分享的道理。

  重点和难点:

  在朗读与感悟的基础上,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学习奶奶宽厚,善良的品格,体验有快乐与大家分享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教师:相应的课件。

  2、学生: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出示课题:杏儿熟了(读题)

  2、杏儿怎么样了?带着快乐的心情再读课题。

  3、出示杏儿图片。让学生简单描述看到的画面。

  二、学习课文1~5节,了解描写杏树、杏儿的内容。

  1、读课文1~5节,划出文中描写杏儿、杏树的内容并指名交流。

  2、创设情境,说话练习:现在你就是这棵杏树的主人,请你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棵杏树。(学生准备,指名交流)

  3、思考:如果你是过路人,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邻居家的孩子,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三、学习课文6~9节,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品质。

  1、初读课文6~9节,说说课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自由读,说话练习:杏儿熟了,奶奶不仅;反而,我从中受到教育,每年。

  2、细读课文6~9节,感悟作者的前后变化。

  (1)读课文6~9节,这件事中作者的态度或行为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并出示相关句子解读

  我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小馋猫,摔了活该!”

  ①“没好气”什么意思?让学生能没好气地再说一遍。

  ②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你对小淘气他们来偷杏儿的态度怎样?

  ③作者不愿意让小淘气他们吃到他家的杏儿,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

  打这回起,我每年都照奶奶的吩咐,把熟透了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

  这一句是写我怎样?

  3、研读课文6~9节,感悟奶奶的言行与品质。

  导入:那么作者前后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是谁在影响他?

  (1)迅速默读6~9节,划出描写奶奶言行的句子。

  (2)学生交流并出示相关句子解读

  奶奶快步走过去,扶起地上的小淘气。她给小淘气揉揉*,看见他没有伤着,就转身往屋里走,快进门的时候,回过头来说:“你们先别走!”

  ①这情景讲奶奶干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如果你就是小淘气,你会对奶奶说什么?

  ③现在你就是那位小淘气,用你的语气说说奶奶当时是怎样做的?(注意人称的变化)

  ④看到这情景,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⑤齐读句子,表现自己的感动。

  (3)过了一会儿,奶奶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根长长的竹竿,走到树下,挑树上熟透了的杏儿往下打。不一会儿,打了二十多个。她分给小淘气和他的伙伴吃。看着几个孩子吃得那么香甜,奶奶的嘴角又挂上了微笑。

  ①这段话讲什么?(打杏儿,分杏儿)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孩子们吃着奶奶分给的杏儿,味道怎么样?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呢?

  ③看着孩子们吃得那样香甜,奶奶心里觉得怎样?

  ④齐读句子,表现奶奶高兴的心情。

  (4)奶奶看了看我,明白了我的心思,便搂住我,笑容可掬地说:“傻孩子,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

  ①这段话讲什么?

  ②听着奶奶“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话,“我”似懂非懂,不过,在奶奶感召下,我照奶奶的吩咐,怎样去做了?

  ③说话练习:第二年,杏儿又熟了,我把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他们,我的心里;我把杏儿送给乡亲们尝个鲜,乡亲们,我的心里。

  ④从说话练习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⑤说话练习:我给孩子们送去了熟透了的杏儿,也送去了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我收获了__________________,也收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明白了。

  ⑥齐读奶奶的话。

  四、总结课文。

  1、作者通过这件事,他收获了一个道理,他长大了。作者用《杏儿熟了》为题,不仅写出了杏儿的香甜,还包含着自己的长大、成熟。再读课题。

  2、出示下列名言,齐读

  好东西要大家分享。

  分享劳动的果实是一件幸福的事。

  有快乐与大家共享,快乐就会成倍增长。

  成功大家分享才快乐,快乐大家分享才幸福。

  板书:19杏儿熟了——→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我”很不愿意主动分杏儿

  奶奶扶小淘气打杏儿,分杏儿

  (善良,宽厚)

  五、课后作业

  1、文中的奶奶是个的人。

  2、在你的生活中肯定也发生过许多类似“有果子大家吃才甜”的事情,请写一件。

  3、仿照“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的句式写两句话。

  如:有球大家玩才快乐。

课件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