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导航 > 最新信息

幼儿家长是否真的了解学前教育?看完你就明白了

2019-02-27 11:18: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众所周知家庭是我们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就顺理成章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全世界范围内被誉为德国“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更指出:家庭教育要主宰学前教育。这放在国内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今天本源幼儿园胡园长来谈谈德国教育对中国家长的启发,旨在帮助更多的家长认清学前教育,做好孩子的学前家庭教育。以下内容是©无忧考网教育频道为大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幼儿托管机构提供的早教服务只是家庭教育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在德国基本法中,婚姻与家庭的权利高于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监管权利,这里不是说胡园长崇洋媚外,只是做个参考,毕竟在学前教育方面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这就是说德国人是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是本源幼儿园要把家长教育也纳入办学方针的原因。

  其次,幼儿园并不是纯粹的教育机构。德国教育学界普遍采用“学前教育”概念,以期把幼儿园从保教机构转向教育机构,但事与愿违。拒绝成为纯粹的教育机构,实为拒绝沦为学校。幼儿园这个称谓,是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对教育理念的诗意表达。福禄贝尔认为学龄前孩子是顽童而不是学童,生长在“园”而非“校”,散发的是欢声笑语而非朗朗书声。

  1、有阅读的氛围

  有位爸爸曾经骄傲地告诉我:我家并不奢华,但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家里摆放着一张大大的书桌,我和孩子可以随时在上面阅读、作画,书香的熏陶胜过一切口头说教。

  我欣赏这位有远见的家长,还有什么教育比润物无声更美好呢?如果孩子身边总是充斥着玩具与零食,他就可能变得贪玩、贪吃;如果家里的麻将声争吵声此起彼伏,孩子的世界就会充斥着暴躁与不安;如果房间里总是飘着书香,孩子的心灵就能得以滋养。

  所以,有阅读的氛围,是养育好孩子的第一要素。

  2、从尊重孩子的老师开始

  幼儿园里,经常会见这样的事情发生:某位家长因为孩子之间的小磕碰,与老师园长闹的不可开交。孩子磕碰了,父母着急,这是人之常情。但在没有弄清事情的原委之前,因一时的冲动,而责骂老师,我想这样的家长很难培养出一个温文尔雅的孩子。

  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都是父母美德的传承;每个孩子身上的顽劣,都是父母缺点的映射。所以,家风永远是一面镜子。为了让这面镜子更明净,家长要给自己制定规矩:不说谎话,给孩子的承诺一定兑现;不在孩子面前议论是非、抱怨生活;不和孩子讨论老师,维护孩子心中的敬畏和热爱。

  3、温度做到刚刚好

  育儿就如养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小脾性,有的喜阴,有的喜阳。父母在处理大事小事的过程中,温度的拿捏很重要。过热过急,会矫枉过正;过冷过硬,又会伤了自尊。唯有时刻保持一份温和的心性,才能把孩子调教得同样有智慧。

  除了吃饱穿暖,关怀孩子内心的温度,才是更加重要的。责罚孩子要有度,不可轻易触碰他的尊严。常常剥夺孩子自尊的最坏后果,莫过于让他鄙薄自尊并且习以为常。

教育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