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览
每个课程和上次的课程都是有关联的,通过预习找出自己对于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的地方。
并且翻阅和补习,所谓的“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
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要预先做好记录,以便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能够准确地记录好知识点。
读
无论是语文课文、英语词句、数学概念,一定要大声朗读出来。
在朗诵的期间思考问题,朗读比心里的默读更能强化记忆,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边读边找文章的要点:如一些描写手法、难懂的知识、文字、概念,加以标注,初步的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
【篇二】
想
预习的过程当中,想是很重要的。
读课文的时候要想,多想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一些深刻的含义。
联系旧知识,思考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可以帮助理解新知识。
还可以适当的看看文章后面的一些思考题,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可以帮助发现新课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学习是有帮助的。
查
面对预习中不熟悉的生字新词,建议孩子们要随时拿起自己的字典进行查阅,包括字词、概念的读音、用法、意义等。
通过不断的查阅工具书、网络工具,可以帮助扫除阅读的障碍,也能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
在查阅的过程当中如果碰到一些典故的话,可以选择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了。
【篇三】
摘
一篇新的文章有很多值得记忆的语句、典故、技巧,在预习的过程当中,应当把一些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句子,进行摘录下来。
所谓“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好句子,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发现了没?
这五个预习内容都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习惯和方法!
具体的知识点并不是预习的目的。
学习习惯到底是指什么?
能独立思考的孩子,无论以后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主动去想办法解决,这就是在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
那么,学习方法呢?
有了思考的动力,更要学会用工具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学习方法。
可以借助字典、工具书、手册、网络,用快的办法检索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快速、准确的获取知识,这就是学习方法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