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年级>导航 > 热点专题

三年级语文修辞手法教学资源三篇

2019-02-14 09:45: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8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双关

  让词句具有表面上一个意义实则表达另外一个意义的修辞方式。

  比如:

  (1)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2)旗杆上插鸡毛,好的掸子(胆子)!

  注意:双关与歧义不同。双关是一种表达技巧,是有意地在表面上表达一种意思的时候,暗地里还有另外一种意思,而后者才是表达者的真正用意。不过不能理解后一层意思的人,不影响理解这句话的字面意义。但歧义不同,它是表达者无意产生的一种消极现象,它所表达的两种意义存在于话语表面,而且这两个意义会让接受者无所适从。如果不是有特殊的目的(如欺骗等)的话,歧义是应该避免的。

  


【篇二】


  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篇三】


  拈连

  在用乙对甲进行陈述或描述后,再将甲转移与本不能陈述或描述的丙进行组合的修辞手法,可用格式表述为:甲+乙→甲+丙。

  例如:

  (1)你别看我耳朵聋,可我的心不聋。

  (2)这一锤没敲在钟上,却敲在俺的心上。

  设问

  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三年级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