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三十晚上洗被褥―不尴(干)不尬(盖)
三十晚上烧袼褙―没指(纸)儿啦
三十晚上,熬菜汤一没有(肉)
三十年开花,三十年结果―老哥哥
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
三十年的蚂蚱―老油(蚰)子
三九天―动(冻)手动(冻)脚
三九天生的孩子―愣(冷)娃
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
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三九天光脑袋―大动(冻)脑筋
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三个铜元买脯腿一无批(皮)
三升米粑粑一难处(杵)
三分钱的豆腐脑―现成(盛)
三尺长的梯子一答(搭)不上言(檐)
三日不涨潮―死讲(港)
三毛加一毛―时髦(四毛)
三月里的芥菜―起了心(芯)
三月里的菜苔―不论(嫩)
【篇二】
三月的杨柳―分外亲(青)
三月的鸭蛋―尽闲(咸)
三仙姑讲道情―尽是闲(仙)话
三节棍上天―*谤(飞棒)
三百斤的乌龟―赛阔(壳)
三百斤黄鱼晒白誊―呆想(誊)头
三年不种花―道(稻)地
三合面沾起了面起子―发笑(酵)了
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时)人
三两银子放帐―事(息)少
三条腿的蛤蟆―假馋(蟾)
三间房屋不开门―怪物(屋)
三斧头砍不人的脸―太后(厚)
三钿买个摇铜鼓―不懂不懂(扑通扑通)
三堂会审―要饭(犯)
三朝的牛痘―溜(瘤)起来了
【篇三】
豁牙咬牛筋→难嚼难咽
豁牙骡子卖了个驴价钱→坏在嘴头上
鞭杆子当笛吹→没心眼
鞭炮店失火→恭维自己
鞭炮插在泥里放→有气响不出
藕丝炒韭菜→清清白白
藕炒黄豆芽→勾勾搭搭
藕断丝不断→离不开
鹭鸳飞过养鱼池→眼饱肚中饥
鹭鸳吞鸟→难下喉
鹭鸳穿草鞋→身轻脚重
罐子里栽花→活不长
罐子里养王八→不大
罐子里无油→空熬
罐子里捣蒜→一锤子买卖
罐子里掷般子→没有跑的
罐子里装扁食→饭桶
罐子没鼻儿→别提啦
翻起麻秆找油→寻事做
翻穿皮袄喝烧酒→里外发烧
癫丫头揩面→一趟光爽
癫子当和尚→不费手续
癫子长脚板疮→上下都有问题
癫蛤蟆上蒸笼→气鼓气胀
癫蛤蟆上葡萄树→粗人吃细粮
癫蛤蟆下蝎子→一窝更比一窝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