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公务员>导航 > 备考辅导

2019国家公务员申论指导:揭开思辨型文章的面纱

2018-11-14 10:35: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对于广大考生而言,之所以对思辨型文章命题有畏难情绪,从本质上来讲,源自于对“思辨型”结构的不了解。今天®忧考网为您精心整理了2019国家公务员申论指导:揭开思辨型文章的面纱,希望本文对您的备考有帮助。
3.jpg
  所谓“辩证分析”,顾名思义,一分为二地看待某个事物,常用于分析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比如简政放权的“放”与“管”、国家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官员的“潜绩”与“显绩”等。直观表现为——“谈A和B的关系”。因此,文章的写作对象并非常规的某个“主题词”,而是某种“关系”。

  以2018年国考市地级考试文章为例:(五)给定资料6中提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观点。请你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联系实际,以“试谈‘有’与‘无’”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命题方式上来讲,属于命题作文。给定题干中“有”与“无”分别构成了,城市建设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且题干明显要求“围绕给定资料中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因此,在不了解材料的前提下,考生务必关注的问题如下:1、“有”和“无”分别指代的是什么?2、“有”和“无”在城市建设理念中如何体现?3、城市建设理念的存在的问题是什么?4、“有”和“无”的关系是什么?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问题简化为“A的作用是什么”、“B的作用是什么”、“A对B的作用”以及“B对A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思辨型结构的材料中四种情况不会都侧重去谈。放到2018年市地当中,材料中分别谈到了“城市建设一味追求‘有’的效果,差强人意”、“城市建设追求‘无’的效果,事半功倍”以及“无用”对“有利”的促进作用。二者统一于最终实现建设共享城市建设的目标中。

  因此,文章大可分为:开头亮观点->有之利的作用->无之用的作用->有无之间的关系->结尾这种思路。思辨型结构,具体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诸多变化,比如2010年副省“海洋的保护与开发”,材料的重点侧重分析“只保护不开发”和“只开发不保护”的弊端,因此文章结构侧重谈“A对B的作用”、“B对A的作用”,即: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是保护的目的。

  总而言之,思辨型文章一定会出现同一主题的两面,并强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国考中普遍存在的如“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等,都能体现思辨型结构的本质:对“关系”的分析论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希望各位考生,结合材料实际,灵活使用思辨型结构,因地适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走出命题人设置的“逻辑怪圈”,让你的文章绽放出“思辨”的光芒。

国家公务员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