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教育贵在引导
根据调查,未成年人染上“网瘾”是家庭不当教育和不和谐的家庭生活因素造成的。专家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容易采用强制教育、压迫教育、威胁教育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导致孩子患上网瘾的原因。
家庭教育中这些常见的弊病,使孩子的心理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致使孩子转而上网释放压力、寻求慰藉,并逐渐被网络“俘虏”。一项调查显示,网瘾孩子中有90%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受调查的1200名中小学生有80%认为无法与父母沟通。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看似家中宝贝,情感上其实很孤独。父母的爱成了孩子的伤。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也有思想,我们的父母都忽略了孩子的思想,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甚至剥夺了孩子“思”和“想”的权利。家庭教育如何避免以上问题呢?本人认为家庭教育贵在引导,须做好以下几点:
1.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尽情倾听孩子的声音吧,那是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在倾听中你会发现你的孩子有多棒。
2.父母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不仅让孩子自信,无形中也培养了孩子树立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
3.父母要为孩子积极创建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出现问题应该妥善解决,不要给孩子留下无法弥补的伤害。
4.父母应该允许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上网。现在是网络社会,不让孩子触网是不实际的。做父母的应该鼓励孩子上网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引导他们健康上网,当好网络领路人。
5.父母要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鼓励孩子和同学交往。孤独感也是孩子上网成瘾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还有一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容易产生孤独感,到网络上寻找情感寄托。父母要让孩子少在家,多出门;少电视,多交流。让孩子进社区,让孩子多交伴,孩子组织互动活动,父母应该支持。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他们很容易感到孤独,心里有着与人交往的强烈愿望。要知道孩子是在交往中成长,在合作中成才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要让孩子身在爱的海洋还觉得异常孤单!父母多倾听孩子的声音,孩子的世界就会灿烂、广阔;父母尊重孩子的思想和愿望,孩子就不会被虚设的网络游戏*。
二、学校要努力营造快乐学习的学习氛围,对上网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科学引导
根据调查。未成年人上网成瘾中,有许多都是因为学习压力大,特别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得不到认可和肯定,就通过上网打游戏来获得虚拟奖励、宣泄郁闷情绪;还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与同学关系紧张,也喜欢借上网聊天来结交朋友、表露心声。网络痴迷的学生容易造成网络心理依赖,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如果缺乏正确引导,那么网络就会控制住那些自制力软弱的中小学生,并毒害其心灵。因此学校在积极预防学生沉迷于网络的教育同时,关键还要努力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处在一种快乐学习的情境中,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及时得到释放。比如笔者在教学中就做到:多对学生说一句鼓励的话,多给学生一个信任的表情。在学校,学习是生活的主题,但除此之外还应该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比如,组织各种比赛(如体育、艺术节、兴趣班等),引导学生参与积极的校园交往,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学校信息化教育从“用电脑学习”走上了“用键盘敲开宇宙大门、让世界成为学生课本”的新阶段。在崭新的互联网教育阶段中,我校的学生们已真正知道用网络学习、娱乐和交流,他们利用网络找资料,运用网络制作电脑作品。由于学校注重了对学生的上网教育和引导,不仅没有学生因为上网而耽误了学习,而且我校学生还获得了全国机器人比赛一等奖。学校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引导的途径通常有: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科学使用网络的知识,预防不健康内容;开展一些网络方面的竞赛,如网页制作竞赛、个人和班级网页制作展示等。使学生伴着信息化教育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