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一些常识。让孩子认识一些基本的常识已经安全符号,例如’防止触电‘、’水深危险‘等符号,以及靠右行走,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等基本常识,防止孩子因无知而遭到伤害。
教会孩子大声呼救。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危险的时候要进行大声呼救和逃跑,一方面可以吓走坏人,而是可以引起周围人的关注,避免危险和伤害。
让孩子记住父母姓名,联系电话,以及家庭住址等等基本信息。孩子在外不慎和父母走失时可以通过孩子的记住的这些基本信息来方便警察和好心人来帮他找到父母。
学会拒绝陌生人。不轻易给陌生人开门,不吃不喝陌生人的食物和饮料,不坐陌生人的汽车,不轻易和陌生人走,感觉不对大声呼救。
拒绝陌生人触摸。让孩子们记住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防止孩子受到性侵害!
不要单独外出。好不要单独外出和独自到很偏僻或者荒凉的地方,去哪里须大人陪同或者家长知道。
在紧要关头,应该相信直觉。家长不仅要告诫孩子留神从接触的人或事中获取不安的感觉,还要注意倾听,鼓励孩子讲出他感觉不安的人和事。
2学会识别*
平时,家长应告诉孩子,对于陌生人问路或请求协助寻找丢失的宠物之类的事应保持警惕,这是犯罪分子诱拐儿童的两种普遍策略。
如:
有的罪犯装作认识你,叫出你的名字(其实他可能是看到了绣在孩子衣服上的名字或跟踪你时听到有人这么称呼过)
有的罪犯自称是消防人员
编造你家房子着火的紧急情况,等等。
家长应告诉孩子:任何人甚至是警察和消防员,在未得到孩子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都不能将他带走。
3不要只关注陌生人
家长常会这样叮嘱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什麽是陌生人?孩子并不一定真正懂得,若让孩子画出陌生人的面孔,一般他都会画出一个可怕的面孔。其实,那些想侵犯孩子的人一般都会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孔。据有关方面调查,对儿童进行性犯罪的嫌疑人中,90%是儿童认识的人。家长应特别提醒女孩儿不要单独外宿或跟异性到任何地方去。
4要学会大声呼叫
小孩子身单力薄是打不败侵犯者的,因此不用教一个小孩子如何用拳脚打败侵犯者,但是孩子却能做许多吸引周围人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大声呼喊:“救命!他不是我的爸爸!”骑自行车的孩子可以利用自行车为掩护物,让罪犯难以将你劫持走,同时大声呼救,这样会引起围观者的注意和警惕,争取得到救助的可能。
5要勇敢地说:“不!”
每位父母都想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但也应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打破常规。比如,假如有人威逼孩子做无礼或危险的事时,要勇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