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助人为乐
一天下午放学了,忽然乌云密布,紧接着“哗哗哗”地下起雨来了。许多小朋友们都被爸爸妈妈接走了,只剩下小明孤零零地站在校门口。这时,天又快黑了,小明心里可着急了,他想:雨下得那么大,天又快黑了,这可怎么办呀,要不淋雨跑回家算了。就在小明准备冲进大雨中时,刚做完值日的小红走出了校门,她看见了站在校门口的小明。于是她轻声问道:“小明,你怎么还不回家呢?”小明难过地说:“我忘了带雨伞和雨衣了,现在回不了家。”小红说;“那我把我的雨伞给你用吧。”小明又说:“不行!如果你把雨伞给了我,你怎么办呢?”小红想了想说:“要不,我先把你送回家,我在自己回家,那不就行了吗。”小明听了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于是他们一同撑着一把雨伞,在雨幕中渐渐远去。
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要向小红学习,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篇二】
助人为乐
讲文明,懂礼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的基准。尊敬长辈,爱护弱小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更应该做到讲文明、懂礼貌。
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我知道了讲文明、懂礼貌并不需要做的轰轰烈烈,只要平平常常就可以了。记得在《今日视线》曾报道过,有一位先生多次捐献出自己的爱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当记者想要见一见这位好心人时,他总是不愿露面,更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姓名,人们称他为“活雷锋”,还亲昵地称他“关微”先生。通过记者的搜索,终于得知“关微”是广东一位行善不留真名的人,五年来,他共捐款72.5万元。平时都是通过电话确认救助对象,然后把钱汇过来,露面,是在2004年秋天,利用出差之机,取走几年来的资助发票。见过他的人记得,“关微”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那“乐善好施”的文明行为感动了所有人。
还有,有一个人因出车祸流血过多,需要输血!当《今日视线》发出报道求助时,一位来人知道自己的血型可以救人。赶紧去献血。当医生得知他刚献完不到三个月,不能在献血。可老人毫不犹豫,不顾自己的安危地再次献了救命的血!他的行为不正诠释“文明”两字的含义吗?
我相信,文明就像一盏灯,灯亮一些,我们的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人迈出文明的一小步,社会将迈出文明的一大步。文明是一种力量,好像奥运火炬手传递一样,经过没人的手中,都能汇聚、释放所有人的热情。
让我们携手起来,共同倡导“讲文明,树新风”的美德吧。
【篇三】
伸出我们的双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熊找工作,见到酒馆招工,但必须要做一件好事,就雇佣它,小熊去帮兔婆婆和农民买萝卜和晒小麦,结果都帮倒忙。后来,小熊回到酒馆,看见招工的广告掉了,小熊就把它拣起来,后,老板走出来,马上雇佣小熊。原来,小熊刚才做了一件好事。看,小熊有心帮兔婆婆和农民干活,但却帮倒忙,反而,小熊无心把广告纸拣起来,却做了一件好事,可想而知,做好事可以是那么简单的,而做完了好事,心里总是甜滋滋的。我在这个漫长的暑假里,我做过了许多助人为乐的事,我帮奶奶掰豆角,帮爷爷摘红枣,帮婆婆带小表弟“嘟嘟”……深刻的是,上次我不声不响的帮妈妈把窗帘的扣子扣上去,还把窗帘挂上比我高的铁杆上。后来,妈妈看到我帮她把这个大忙完成了,心里特别高兴,我的心里也是甜滋滋的。不仅帮助家人才心里甜滋滋的,帮助同学和邻居也是甜滋滋的。上次在老家的时候,邻居家四年级的小妹妹,不会写暑假作业中的读后感,我教她一些老师在课堂上的写作顺序和应该抓住哪一些来写,半小时后,她写完了,她对着我说:“姐姐,谢谢你!”我心里也特别欢喜。做好事,不用有心去做个样子,也不求你帮别人完成一个重大的任务或帮了一个大忙才叫帮助别人,只求你有一颗有诚意去帮助别人的心。你做个样子的去做一百件好事,也顶不上你有诚意的去做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