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导航 > 热点专题

家庭教育:这4种“礼貌行为”很容易伤害孩子!家长们注意!

2018-07-17 10:17: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教育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觉得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也证明了父母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传下来的很多“礼貌”行为并不一定就真的适合现在的教育方式了;如果一个不注意,很有可能让孩子的身心都受到伤害,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忧考网分享一下这4种礼貌行为,其实这4种礼貌行为本质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不会过多的去关注孩子的体会,本文《家庭教育:这4种“礼貌行为”很容易伤害孩子!家长们注意!》由®忧考网整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要大度
接受人家的道歉——很多时候都可以听到很多家长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当别人跟你道歉的时候,一定要说没关系。其实这样的回答没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对不起都一定是要回答没关系的。孩子也是人,当被伤害的很严重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原谅对方?一定要说没关系呢?有些错误是可以原谅,但是并非所有的错误都能原谅的;所以在教育孩子说“没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真的可以值得被原谅。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圣人,因为他们身上的痛,你无法感同身受;
打招呼
见到熟人一定要有礼貌的打招呼——关于这一点,相信很多大人都感同身受,小时候被父母逼着打招呼。其实很多时候孩子都有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面对不熟悉的人通常都会比较“害羞”,其实这并不是坏事,相反这样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如果孩子不愿意或者害羞不愿意打招呼,不要说孩子不礼貌,因为有些孩子性格就是这样,天生慢热胆小,家长要正视孩子的性格,不能硬掰,否则容易引起孩子的反弹,可以带孩子多见见外面的世界,多和别人交流,有了见识,自然就开朗了;
过分谦虚
过分谦虚从不夸奖孩子——要知道孩子都是需要被夸奖的,一般来说,经常被夸奖的孩子积极性会更高一些,会更喜欢和父母互动,也会更容易积极的表现自己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但是常常会听到别人夸见自己的孩子的时候,父母很谦虚地说:“别看他听话,其实就是闷葫芦,三句话打不出一个*的那种……”如果你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当你说这些话的时候,原本还挺高兴的孩子瞬间就低沉了下去;孩子有耳朵,这些话,他们听得进去,也会放在心上;所以不要觉得孩子小,说话就不需要考虑他们的感受;过分谦虚不会鼓励孩子,反而会让孩子意志消沉,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得不到夸奖,还不如自暴自弃;
姐姐/哥哥一定要让着弟弟/妹妹
姐姐/哥哥一定要让着弟弟/妹妹——家里有兄弟姐妹的这个体会最深刻,最为家里的老大,不管是做什么,都要无条件的让着小的。哪怕是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被弟弟或者妹妹看上,都一定要让给对方。家长会时刻的告诉老大,自己是姐姐或者是哥哥,不能和小的争抢;然而,家长们你们忘了吗?老大同样也是一个孩子,他不可能再拥有弟弟或者妹妹的时候一瞬间就长大,他仍旧不懂事,为什么一定要瞬间让孩子变得懂事,一定要谦让呢?每个孩子不管是老大还是老幺,同样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真的不要用道德礼貌去逼迫孩子一定要讲自己喜欢的东西拱手相让,处处退让,即便是父母也没有这个资格;如果孩子愿意的话,父母给予孩子鼓励,但孩子如果不愿意,父母*只会将孩子和自己越推越远,以后想要在亲近孩子就会很难很难了。而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孩子抑郁。

教育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