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招警考试>导航 > 模拟试题 >河南

河南省公安招警考试预测试卷(2)

2009-09-03 15:09:00 来源:正保人事考试教育网
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从下列各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的要求,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信息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是( )

A.中央特科

B.“巡警部”

C.国家政治保卫局

D.社会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正式成立的时间是( )

A.1949年11月1日

B.1949年10月1日

C.1949年12月1日

D.1949年11月2日

3.下列有关警察本质的观点正确的有( )

A.世界各国由于社会制度不同,警察的阶级基础和政治属性不同,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各异,因此,他们在本质上也是不同的

B.世界各国警察在本质上是共同的

C.警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因此,警察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同其他行政机关一样,警察实现职能的手段不具有特殊性

4.公安机关承担的专政职能是( )的必然体现,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削弱,就意味着国家专政职能的削弱,它必将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

A.公安机关性质

B.公安机关任务

C.公安机关武装性质

D.公安机关为人民服务原则

5.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 )

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

B.维护国家安全

C.做好群众工作

D.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

6.履行维护辖区内的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治安案件和突发性时间;预防和制止犯罪行为;参加处置灾害性事故;维护交通秩序;接受公民报警;劝解、制止公共场所发生的民事纠纷;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救助和服务等职责,在一定路线或一定地段用巡逻方式进行勤务活动的人民警察属于( )

A.交通警察

B.户籍警察

C.消防警察

D.巡逻警察

7.公安机关的任务从层次上分包括( )

A.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

B.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

C.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

D.基本任务和长远任务

8.党和国家机关赋予公安机关的一项特殊使命是( ),它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A.公安法制工作

B.治安行政管理工作

C.执行刑罚工作

D.国内安全保卫工作

9.在依法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当事人因某些个人利益被触及,产生对立情绪,致使人民警察经常遭遇无理的指责、谩骂,甚至遭到攻击。特别是有些人依仗权势,非法干预、阻挠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有的还对人民警察进行打击报复,威胁人民警察的生命安全,这体现了公安工作的( )

A.复杂性

B.艰苦性

C.危险性

D.隐蔽性

10.对车站、码头、机场、文娱或体育场所、商场、集贸市场、展览馆场,以及公园、风景区等场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属于( )

A.公共秩序管理

B.特种行业管理工作

C.外国人管理

D.交通安全管理

11.毛泽东同志在对全国经济保卫工作会议的指示中说:“保卫工作必须特别强调党的领导作用,并在( )受党委直接领导,否则是危险的。”

A.形式上

B.实际上

C.内容上

D.表面上

12.广泛深入的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发动和组织工作。做好这项工作的意义,一则( );二则可以激发广大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敢于起来揭发、检举违法犯罪分子,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A.表明了党和政府维护人民的利益,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决心

B.要注意群众对象的广泛性

C.要注意途径的多样化

D.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

13.( )是公安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方面,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

A.严格执法

B.执法为民

C.依法行政

D.执法为公

14.( )的建立与工作,既是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的新举措,也是密切警民联系的新途径。

A.警民联系卡

B.110报警服务台

C.巡警

D.热线电话

15.必须坚持依法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文明管理,同时努力发展群众( )

A.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B.自主管理

C.自治管理

D.基层管理

16.关于我国公安业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和指导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打击与保护相结合

B.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C.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D.严肃与谨慎相结合

17.公安工作是以国家暴力作( )的,是以警察的实力即武装的、特殊的手段作( )的。

A.后盾、保障

B.保障、后盾

C.基础、后盾

D.保障、基础

18.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现役人和被告人( )的各种证据。

A.有罪、犯罪情节重

B.无罪、犯罪情节轻

C.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

D.有罪或者无罪

19.( )可以发布通缉令。

A.县级以上检察机关

B.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

C.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20.下列关于日期的规定不正确的是( )

A.对被拘留的人,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B.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至4日

C.对于流窜作案、多伙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D.对于流窜作案、多伙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30日

21.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是( )

A.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公民和单位

B.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自然人

C.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单位

D.违反治安管理并已够轻微刑事处罚的自然人和单位

22.对下列人员可以适用劳动教养的是( )

A.教唆他人违法犯罪,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B.对违法犯罪的在校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实际管教能力的

C.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的初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实际管教能力的

D.对盲、聋、哑人,严重病患者,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以及年满60周岁又有疾病等丧失劳动能力者

23.劳动教养的时间,从( )起计算。

A.决定劳动教养之日

B.通知收容之日

C.被羁押之日

D.劳动教养审批委员会受理之日

24.《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安管理处罚的一个重要原则加以规定,正是( )的具体体现。

A.宪法原则

B.社会主义民主

C.无产阶级专政

D.人民民主专政

25.为了保证执法的公正性,《治安管理处罚法》还规定了( ),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如果是本案的当事人、当事的近亲属或者本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厉害关系的,或者与本案的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该人民警察应当( )

A.回避制度 回避

B.轮换制度 回避

C.公开制度 参与

D.警务公开制度 回避

26.公安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 )承担的赔偿。

A.民警个人

B.造成损害的个人或机关

C.国家

D.被侵害人

27.下列关于社会监督的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

A.社会监督是对公安机关采取的措施提出批评建议

B.社会监督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C.社会监督具有法律强制性

D.社会监督是国家机关监督的主要形式

28.各级公安机关要按以建设过硬班子、纯洁公安队伍、树立良好的警风、提高执法水平的基本思路,坚持( ),抓好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A.依法治警

B.从严治警、依法治警

C.从严治警

D.建立长效机制

29.加强公安编制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要明确今后凡是公安执法岗位的人员,必须由( )来解决。

A.公安专项编制

B.公安和其他编制混岗

C.国家编制

D.公务员编制

30.加强执法形象的正规化建设,首先要规范( ),健全各警种执法执勤的工作规范,严格规范民警执法办案程序,规范执勤用语、动作、处理案(事)件的方式方法,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广大民警良好的职业风范。

A.执法执勤

B.行为举止

C.规范外在标识

D.办案程序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C

6.D 7.C 8.D 9.B 10.A

11.B 12.A 13.B 14.C 15.B

16.B 17.A 18.C 19.C 20.D

21.A 22.A 23.A 24.A 25.A

26.C 27.A 28.B 29.A 30.A

招警考试河南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