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以下是®无忧考网为您整理的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答案2018人教版,供大家学习参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X2)均可由相应的阴离子(X-)氧化得来
B.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生成氢卤酸和次卤酸
C.氢卤酸均为强酸
D.卤化氢暴露在空气中均会产生白雾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酸性HI>HBr>HCl,所以非金属性:碘>溴>氯
B.因为常温下铁和浓H2SO4产生钝化现象,而铜和浓H2SO4反应,所以金属性:铜>铁
C.因为HCl比H2S稳定,所以非金属性:氯>硫
D.因为物质的量相等的镁和铝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H2是铝多镁少,所以金属性铝>镁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氢比溴化氢稳定B.碘化氢比溴化氢还原性强
C.溴能从碘化物中置换出碘D.碘化氢能用碘化钠和浓硫酸加热制备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2中的氯元素具有强氧化性,无还原性
B.KI中的碘元素只具有还原性,而无氧化性
C.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前者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F2和H2O的反应中,F2只作氧化剂
5.除去液溴中溶解的少量氯气应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B.通入溴蒸气
C.加入适量KI溶液
D.加入适量的NaBr溶液
6.卤素单质的性质与F2>Cl2>Br2>I2的变化规律不符合的是()。
A.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
B.非金属的活泼性
C.单质的氧化性
D.单质的熔沸点
7.下列物质中,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A.氯化氢水溶液B.碘化钠溶液C.氯水D.溴化钠溶液
8.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X-为Cl-、Br-、I-)离子。取甲液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Br-、Cl-、I-B.Br-、I-、Cl-C.I-、Br-、Cl-D.Cl-、I-、Br-
9.下列两种气体,在常温下混合就能发生爆炸的是()。
A.H2和O2B.H2和F2C.H2和Cl2D.CH4和O2
10.据调查,在某些地区的食用盐中,由于缺少一种元素导致部分人口智力低下及其他疾病,这种元素是()。
A.钠B.氯C.氟D.碘
11.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最能体现这个结论的是()。
A.氢氟酸是弱酸
B.氢氟酸有剧毒
C.NaF是农药
D.氟有XeF2、XeF4等化合物
12.将19gF2通入81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19%B.20%C.21.7%D.27.5%
13.下列说法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
A.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C.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D.HF、HCl、HBr、HI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14.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适量溴水和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可见到的现象是()。
A.上层为紫色液体,下层为无色液体
B.上层为无色液体,下层为紫色液体
C.均为紫色液体
D.上层为黄色液体,下层为紫色液体
15.砹是原子序数的卤族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砹化氢很稳定②砹单质与水反应,使砹全部转成氢砹酸和次砹酸③砹化合物的熔点较高④砹是黑色固体⑤砹化银不溶于水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③④⑤D.只有②④
16.把过量Cl2通入NaI、NaBr的混合液中,首先反应的是_______,后反应的是_______,上述涉及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其中氧化剂为_______,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可得I-、Br-、Cl-的还原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17.卤族元素主要包括_______等四种元素,它们在原子结构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电子而形成_______离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电子层数也_______,其原子半径也相应_______,卤素的非金属性_______,其中_______元素非金属性,卤素的单质均为_______分子。
18.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A、C、F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有反应,均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E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⑴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_______、D_______、E_______。
⑵B的单质在F的单质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⑶A、C两种元素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19.北京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2016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元素周期律3
⑴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
2016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元素周期律3
⑵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
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
c.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_______。
⑶已知:2016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元素周期律3
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ω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
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ω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mg/kg。
答案
(1)153333
(2)①2016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元素周期律3②在步骤b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
(3)①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②1.0×10-5③2016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元素周期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