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以下是®无忧考网为您整理的初三上册期末历史复习提纲,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学习要点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1)5世纪,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许多国家,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后来在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法兰克、意大利等国。
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1)8世纪前期,查里·马特实行改革,把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改为有条件的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2)9世纪后期,封地逐渐变成世袭领地,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3.罗马教廷的地位和影响
(1)经济上:大的土地所有者。
(2)政治上: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时间:10世纪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曼彻斯特等。
(2)特点:产生于教会或封建主的领地
(3)斗争:向封建主争取自主权,方式有的是金钱赎买、有的是通过武力。其中的典型例子是琅城市民争取自主权的斗争。
(4)发展:市民阶级的形成,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廷,故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廷帝国。
(2)6世纪后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外患不断。
(3)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并被统治长达半个多世纪。
(4)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学习要点
一、希波战争
1.背景: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形成,开始对外军事扩张。
2.时间:公元前5世纪
3.经过
(1)公元前5世纪早期:战争开始,三次出征希腊。
(2)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取胜。
二、亚历山大东征
1.背景: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希腊北方的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后,先征服希腊,组织东侵。
2.时间:公元前4世纪
3.过程:(1)第一阶段:征服小亚细亚,攻入埃及。
(2)第二阶段: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
4.结果: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
4.影响: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三.罗马扩张
1.背景: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人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强国。
2.时间:公元前3世纪开始
3.结果:公元前2世纪下半期,罗马已经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4.帝国疆域: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
5.罗马扩张的影响
(1)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暴力;
(2)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学习要点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1.创造者:印度人
2.传播者:阿拉伯人
3.发展经过:
①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②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
③12世纪初,这一简便计数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④16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与现在一的写法基本一致。此后,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二、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行纪》
1.马可·波罗其人
(1)国籍:意大利人
(2)经历: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担任朝廷官职,学会了汉语和蒙古语,游遍中国,考察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从海路回国。
2.《马可·波罗行纪》
(1)作者:马可·波罗的狱友
(2)内容:记述马可·波罗东方见闻
(3)影响: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学法点拨
【透析1】明确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阿拉伯数字就是它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透析2】明确阿拉伯人在交流中的贡献。位于东西方之间的阿拉伯,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人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成为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使者。
【透析4】回忆中国古代史内容,分析元朝时期外国商人、使者频繁来往元朝的原因:(1)元代国家统一,幅员辽阔,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展,使西方人产生了对中国和东方的向往与神秘感;(2)元朝时期,中国对外的海陆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3)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开放的政策,更促进了中外交往的发展。由此可见,元朝的强盛是推动中外友好往来的重要因素。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学习要点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象形文字
(1)创造者:埃及人
(2)特点:用图形表示事物
(3)影响:对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楔形文字
(1)创造者:两河流域人
(2)特点:每一笔开始部分都较粗,而末尾部分都较细,就像木楔一样。
(3)影响:被西亚古代各民族采用。
二、宗教
佛教
①背景:古代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
②时间:公元前6世纪
③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④基本教义:佛教要求人们“忍耐顺从”以脱离苦难
⑤传播:
时间: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
传播方向:北:中亚→中国→朝鲜→日本
南: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我国境内傣族地区
2.基督教
①产生背景:巴勒斯坦地区的*人长期遭受苦难。
②创立人:传说中的耶稣
③基本教义: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④影响: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
3.伊斯兰教
①背景:a.6、7世纪,半岛上氏族制度日趋解体,社会矛盾十分尖锐。b.阿拉伯贵族渴望建立统一的强大国家,人民也希望实现半岛统一。
②时间:7世纪初。
③地点:麦加。
④创始人:穆罕默德。
⑤教义: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
⑥经典:《古兰经》。
⑦作用:这种关于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促进民族统一。
学法点拨
【透析1】明确古老而神秘的文字有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中国的甲骨文。甲骨文,也属于象形文字。例如初一时,大家已经很熟悉的“马”字,就是根据马匹奔跑的形态描摹下来的。
【透析2】了解字母文字的演变。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对西亚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古代腓尼基人对人类文化的大贡献,是他们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希腊人则在学习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更为完备的希腊字母文字,后来的拉丁文就是从希腊字母发展而来的。而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又共同构成了现代欧洲各国字母文字的基础。
【透析3】在书上标出佛教形成时的、时间及其传播的地理范围。
【透析4】在此要明确以下四点:根据“耶稣出生”的传说,把他诞生之年定为公元元年;基督教会形成于1世纪时的巴勒斯坦一带;其教义要求人们忍受苦难,与佛教相似;后来它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透析5】在书上标出伊斯兰教形成时的、时间、地点、主要教义和经典。
【透析6】要能认识伊斯兰教所起到的作用。622年,穆罕默德到了麦地那,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穆罕默德率兵直逼麦加城下,麦加贵族承认他是政治和宗教领袖。不久,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透析7】要有正确的观点看待三大宗教:三大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其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我们应当给予尊重。但是,宗教在诞生时期为了宣传教义,编成一些生动的神话传说,添加了夸张甚至虚构的成分,值得研究却不能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