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消防工程师>导航 > 模拟试题

2016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单选题:基础知识

2016-11-07 16:40:00 来源:无忧考网
1.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为(  )。
  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2.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  )。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3.阴燃是(  )的燃烧特点。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
  4.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  )。
  A.>28℃
  B.<28℃
  C.≥28℃
  D.≤28℃
  5.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  )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
  A.物理、化学
  B.化学、生物
  C.物理、生物
  D.生物、物理、化学
  6.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  )现象,称为燃烧。
  A.火焰、发光
  B.发光、发烟
  C.火焰、发烟
  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7.下列(  )储罐燃烧可能发生沸溢、喷溅。
  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原油
  8.木材的燃烧属于(  )。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9.液体的燃烧方式是(  )。
  A.一闪即灭
  B.蒸发燃烧
  C.沸溢燃烧
  D.分解燃烧
  10.下列物质中(  )为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A.H20
  B.CO
  C.C02
  D.HCN
 11.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  )。
  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12.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  )。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13.沸点在(  )℃以上的重油、原油易产生沸溢和喷溅。
  A.100
  B.150
  C.200
  D.250
  14.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称为(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粉尘爆炸
  D.核爆炸
  15.阴燃是(  )的燃烧特点。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
  16.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  )。
  A.>28℃
  B.<28℃
  C.≥28℃
  D.≤28℃
  17.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气体,其爆炸下限为(  )
  A.≤10%
  B.≥10%
  C.<10%
  D.>10%
  18.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靠(  )灭火。
  A.降低温度
  B.降低氧浓度
  C.降低燃点
  D.减少可燃物
  19.干粉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  )。
  A.降低氧浓度
  B.降低温度
  C.化学抑制
  D.降低氧浓度和冷却
  20.泡沫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  )。
  A.冷却、窒息
  B.抑制燃烧链式反应
  C.降低氧浓度
  D.降低温度
 1.【精析】B。本题考查的是闪燃的定义。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故本题答案为B。
  2.【精析】D。本题考查的是燃点的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故本题答案为D。
  3.【精析】A。本题考查的是固体的燃烧特点。根据可燃固体的燃烧方式和燃烧特性,固体燃烧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五种: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故本题答案为A。
  4.【精析】B。本题考查的是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故本题答案为B。
  5.【精析】D。本题考查的是自燃的定义。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即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发生的生物、物理或化学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然燃烧起来的现象。故本题答案为D。
  6.【精析】D。本题考查的是燃烧的定义。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故本题答案为D。
  7.【精析】D。本题考查的是液体燃烧的特点。在含有水分、黏度较大的重质石油产品,如原油、重油、沥青油等发生燃烧时,有可能产生沸溢现象和喷溅现象。故本题答案为D。
  8.【精析】B。本题考查的是分解燃烧。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在受热后分解出其组成成分及与加热温度相应的热分解产物,这些分解产物再氧化燃烧,称为分解燃烧。如木材、纸张、棉、麻、毛、丝以及合成高分子的热固性塑料、合成橡胶等燃烧都属于分解燃烧。故本题答案为B。
  9.【精析】C。本题考查的是液体的燃烧方式。液体的燃烧方式有三种:闪燃、沸溢、喷溅。ABD三种均为固体燃烧的方式。故本题答案为C。
  10.【精析】B。本题考查的是燃烧产物的概念。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之分。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被氧化生成的C02(气)、H被氧化生成的H2O(液)、S被氧化生成的S02(气)等;而C0、NH3、醇类、醛类、醚类等是不完全燃烧产物。故本题答案为B。
  11.B【解析】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溶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引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实务教材P6。
  12.D【解析】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实务教材P4。
  13.A【解析】沸溢和喷溅的概念。100℃其实是水的沸点。实务教材P6
  14.B【解析】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实务教材P20。
  15.A【解析】根据各类可燃固体的燃烧方式和燃烧特眭,固体燃烧的形式大致可分为5种: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实务教材P6。
  16.B【解析】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陛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实务教材P4和P47表2—2—3。
  17.C【解析】实际应用中,通常将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实务教材P28和P47表2—2—3。
  18.B【解析】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不然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实务教材P18。
  19.C【解析】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和七氟丙烷。实务教材P18。
  20.A【解析】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发挥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实务教材P18、P239。

消防工程师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