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1、在音乐中了解长短不同的节奏。
2、学唱歌曲《小毛驴》,并尝试用各种节奏改编歌曲。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奇妙的节奏》,使学生进一步巩固 X 、X X、X —、X . X 、X XX等节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节奏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绪、韵味;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体验自我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认识各种节奏。力图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
四、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响板等。
五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听听出现了什么节奏?-----(板书:节奏)
在美丽的大森林中,兔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在这里安家了。一天,兔妈妈要去采些蘑菇,告诉小兔:“你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听到‘咚 咚咚、咚 咚咚’的敲门声是妈妈回来了再开门,否则就别开。”兔妈妈刚走,一只大灰狼就鬼鬼祟祟的来了,边走边得意洋洋的说:“哈哈,今天我要美美的吃上一顿了。”它伸出了爪子“咚咚 咚、咚咚 咚”的敲门,小兔一听有敲门声,竖起耳朵仔细的听,想知道是谁在敲门,小朋友,你们说小白兔能开门吗?有谁还记得妈妈的敲门声?
生:回答。
师:这时,小猎人赶来了,举起猎枪,来赶走大灰狼。
师:用“砰—”的节奏来赶走大灰狼,你们谁来试试呢?
生:模仿小猎人。
(二)认识长短不同的节奏。
师:聪明的兔妈妈巧妙地利用了有节奏的敲门声,战胜了大灰狼,保护了自己的孩子,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大自然中,还有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有节奏,我们走路的脚步声,小动物的叫声里都隐藏着不同的节奏。 生:举例,并模仿。-----(后出示课件。) 小 雨 沙 沙 沙 ︱ 沙 沙 沙 ︱ 沙 沙 沙 ︱ 沙 沙 沙 ‖ 火 车 咔 嚓 ︱ 咔 嚓 ︱ 咔 嚓 ︱ 咔 嚓 ‖ 小 猫 喵 — ︱ 喵 — ︱ 喵 — ︱ 喵 — ‖ 知 了 知 . 了 知 . 了 ︱ 知 . 了 知 . 了 ‖ 小 马 哒 哒哒 哒 哒哒 ︱哒 哒哒 哒 哒哒 ︱哒 哒哒 哒 哒哒 ︱哒哒哒 哒 哒哒 ‖
(三)感受不同的节奏。
师:节奏有什么妙用呢?----(出示课件。)
1、儿歌。
2/4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稀 奇 稀 奇 真 稀 奇 爷 爷 坐 在 摇 篮 里。 师:看,老师刚才说的儿歌也是有节奏的。我们来读一读。(生讨论,答:平稳) 2、感受节奏。 师:相同的词以不同的节奏表现出来,我们就可以享受到不同的韵味。我现在把刚才的儿歌再说一遍,这你们肯定会觉得与前面听到的又不一样了。----(出示课件。) 2/4 X . X X . X ︱ X . X X ︱X . X X .
X ︱ X . X X ‖
稀 奇 稀 奇 真 稀 奇 爷 爷 坐 在 摇 篮 里。 (生答:轻松、活泼) 3、对比节奏。----出示课件。 2/4 X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
稀 奇啊 稀 奇啊 真 稀 奇 老 爷爷 坐 在 摇 篮 里。
师:不一样吧!你有什么新感受?(生答:欢快、跳跃)让我们来看看这次出现了哪些新节奏。(出示节奏)几种节奏型(板书:节奏略)。
(四)学唱歌曲《小毛驴》,拓展变奏。
师:有趣的还在后面呢!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小毛驴》。 1、视唱歌谱: 2/4 11 13│55 55│66 6ī│5 - 我觉得呀,这只小毛驴有些散漫,懒懒的。大家一起来看看它是怎样走的。(出示课件)
2、创作小毛驴新形象。
老师想让你们改一改小毛驴的形象,就用黑板上这几种节奏。你选出一种,不改变原来的音,把它写成符合下面两种形象中的一种。
Ⅰ 小毛驴不小心负了伤,还没走几步呢,就一瘸一拐的了。(生说,师用响板伴奏。)
Ⅱ 小毛驴加强了锻炼,跑起来可有精神啦。(生说,可以只唱旋律。) (生创作,并视唱自己的作品)
(五)小结、
师:同学们,你感受到节奏的奇妙之处了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