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把“美人鱼”称为“海牛”,我国称“儒艮”。一听它的学名,你就不难想象它的模样了。它的头部形状与牛头确有相似之处,只是没有角,嘴巴也发扁;它唇厚口小,小鼻子小眼,只有前腿,没有后腿,拖着一条扁平的大尾巴;它的身形根本不像传说中那样苗条,而是体胖颈短,长达3米左右,重约500公斤。它是草食性动物,而且食量不小,每天可食海藻45公斤以上,难怪称其为“牛”了。
关于“美人鱼”的传说只有一点是准确的:海牛属于哺乳动物,母海牛常用两条前腿(实际上是两片胸鳍)抱着小海牛,立于水中喂奶。它上身浮在水上,下身沉入水中,在月亮下远远望去,很像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
别看海牛模样丑陋,它可浑身是宝。它的肉鲜美可口,皮可以制革,脂肪可以代替鱼肝油,牙齿可作雕刻的材料……
海牛也不像传说中的“美人鱼”那样稀少,它广布于全球的许多海域,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中,甚至在白令海那样不太热的海域,也生活着好几千头。我国的南海,也是海牛愿意呆的地方。常言说,“物以稀为贵”,如今这“美人鱼”被人们见得多了,反听不见那些美好传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