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卫生统计学》 | ||
|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 一、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 1.统计工作的步骤 | 统计工作的四个步骤 |
| 2.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 (1)同质与变异 | |
| (2)资料的类型 | ||
| (3)总体和样本 | ||
| (4)参数和统计量 | ||
| (5)概率与频率 | ||
|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 1.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 | (1)频数分布的特征 |
| (2)频数分布的类型 | ||
| 2.集中位置的描述 | 算术平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 |
| 3.离散程度的描述 | 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 |
| 4.正态分布 | (1)正态分布的特征 | |
| (2)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 | ||
| (3)标准正态分布 | ||
| 5.医学参考值范围 | (1)正态分布法 | |
| (2)百分位数法 | ||
| 三、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 | 1.均数的抽样误差 | (1)均数抽样误差的概念 |
| (2)标准误的计算 | ||
| 2.t分布 | (1)t分布的特征 | |
| (2)t界值表 | ||
| 3.总体均数的估计 | (1)总体均数估计的概念 | |
| (2)置信区间的含义与应用 | ||
| (3)均数置信区间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 ||
| 4.假设检验 | (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 |
| (2)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 ||
| 5.t检验 | (1)单样本t检验 | |
| (2)配对样本t检验 | ||
| (3)两独立样本t检验 | ||
| 6.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 | (1)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的概念 | |
| (2)检验效能的概念 | ||
| 7.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 (1)比较组间的可比性 | |
| (2)正确选择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 | ||
| (3)P值的正确含义 | ||
| (4)避免结论绝对化 | ||
| 四、方差分析 | 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适用条件 | (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
| (2)方差分析的适用条件 | ||
| 2.常用设计方案的方差分析 | (1)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 |
| (2)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 | ||
| (3)多个均数间两两比较 | ||
| 五、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 1.常用相对数 | (1)率 |
| (2)构成比 | ||
| (3)相对比 | ||
| 2.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 (1)构成比和率在应用中的区别 | |
| (2)合计(总)率的计算 | ||
| (3)指标的可比性 | ||
| (4)样本量的问题 | ||
| 3.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 (1)绝对增长量(逐年、累计) | |
| (2)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 ||
| (3)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 ||
| 4.标准化法 | (1)标准化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 | |
| (2)直接和间接标准化法的应用 | ||
| (3)标准化死亡比的含义 | ||
|
| ||
| 九、回归与相关 | 1.直线回归 | (1)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 |
| (2)直线回归系数的统计意义及其假设检验 | ||
| (3)直线回归的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
| 2.直线相关 | (1)直线相关系数的含义与计算 | |
| (2)直线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 | ||
| (3)直线回归与相关的区别和联系 | ||
| 3.等级相关 | (1)等级相关的适用范围 | |
| (2)等级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 | ||
| 十、统计表和统计图 | 1.统计表 | (1)统计表的结构 |
| (2)制表的基本原则 | ||
| (3)制表的注意事项 | ||
| 2.统计图 | (1)制图的基本要求及其注意事项 | |
| (2)统计图的正确选择与应用 | ||
| 十一、统计设计 | 1.两种研究类型 | (1)调查研究及其特点 |
| (2)实验研究及其特点 | ||
| 2.调查设计 | (1)调查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 |
| (2)常用概率抽样方法和非概率抽样方法 | ||
| 3.实验设计 | (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 |
| (2)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 ||
| (3)常用的几种实验设计方法 | ||
| 4.样本含量的估计 | (1)样本含量估计的意义 | |
| (2)样本含量估计应具备的条件 | ||
| (3)常用样本含量估计的方法 | ||
| 十二、医学常用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指标 | 1.人口统计 | (1)人口统计指标 |
| (2)出生统计指标 | ||
| (3)死亡统计指标 | ||
| 2.疾病统计 | 常用疾病统计指标 | |
| 十三、寿命表 | 1.寿命表的概念 | 定群寿命表与现时寿命表、完全寿命表与简略寿命表 |
| 2.寿命表编制的基本原理 | (1)编制简略寿命表的基本原理 | |
| (2)寿命表中常用的四项指标的意义 | ||
| 十四、生存分析 | 1.生存分析的基本概念 | (1)生存资料的基本特点 |
| (2)终点事件、生存时间、截尾值、生存率 | ||
| 2.生存率的估计 | (1)Kaplan-Meier法 | |
| (2)寿命表法 | ||
| 3.生存率的假设检验 | 对数秩检验 |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