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根据所给资料.回答101-105题。
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的年份是( )年。
A. 2005
B. 2006
C. 2007
D. 2008
参考答案:B
1022010年与2005年相比,交通工具服务支出占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提高了约( ) 个百分点。
A. 2
B. 4
C. 6
D. 8
参考答案:B
解析:2005年交通工具服务支出占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1+4447×100%=2.9%,2010年 为494+6955x100%=7.1%。2010年与2005年相比,提高了约7.1—2.9=4.2个百分点。
103如果2011年下半年各项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数值与2011年上半年相同,则2011年较2005年增长率的一项服务性消费支出是( )。
A. 在外饮食服务费
B. 家庭服务费
C. 医疗费
D. 交通费
参考答案:A
104可由上表得出的一项是( )。
A. 2005至2011年.消费支出逐年增长
B. 2005至2010年.服务性消费支出均未达到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 ’
C. 在外饮食服务费在201 1年首次超过教育费用
D. 2010年的交通工具服务支出比2005年翻了两番
参考答案:B
解析:A、C项,由于表格中只给出2011年上半年的各项消费支出,所以无法对2011年的各项消费数值进行比较,错误;
B项,观察表格第2、3行,将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数值×3,所得数值均小于消费支出,所以2005至2010年服务性消费支出均未达到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一.正确:
D项,若2010年的交通工具服务支出比2005年翻了两番,则2010年的交通工具服务支出应为131×22=524元>494元。错误。应选择B。
1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005至2009年.教育费用占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
B. 2005至2009年.在外饮食服务费占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
C. 2006至2010年.通信服务费占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
D. 2006至2010年.文化娱乐服务费占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
参考答案:C
106根据所给资料。回答106-110题。
2011年,G省交通运输生产持续平稳增长。
全年客运总量522002.45万人,比上年增长11.8%,增幅同比回落2.9个百分点。旅客周转总量3852.6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3%,增幅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分运输方式看,铁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17778.00万人和506.00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8.9%和10.9%;公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493618.00万人和2082.68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1.6%和20.0%;水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2591.00万人和9.63亿人公里;航空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8015.45万人和1254.35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5.1%和9.9%。
全年货运总量234913.02万吨,比上年增长14.7%,增幅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货物周转总量7105.9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9.8%,增幅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4.7个和7个百分点。其他运输方式增幅较上年则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航空和铁路回落幅度较大,主要是2010年航空新增两架货运专机和高铁投入运营后,比2009年增幅基数偏高所致。
2009年客运总量约为( )万人。
A. 407068
B. 428748
C. 455 102
D. 479340
参考答案:A
解析:2010年的客运总量比2009年增长11.8%+2.9%=14.7%,则2009年的客运总量为522002.45+(1+11.8%)÷(1+14.7%)=522002.45÷[(1+11.8%)×(1+14.7%)]<523000+1.265<523000+1.25:523000× 0.8=418400万人,只有A符合。
107201 1年水路旅客周转量比上年增长约( )。
A. 1 3%
B. 17%
C. 21%
D. 25%
参考答案:B
解析:2010年旅客周转总量=3852.66+(1+15.3%)-3341.42亿人公里,铁路周转量:506.00+(1+10.9%)一456.27亿人公里,公路旅客周转N=2082.68+(1+20.0%)耄1735.57亿人公里,航空旅客周转量:1254.35+(1+9.9%)一1141.36亿人公里,则水路旅客周转量=3341.42—456.27—1735.57—1141.36=8.22亿人公里。
故2011年水路旅客周转量比上年增长=(9.63—8.22)÷8.22≈17%。
1082010年铁路客运量占全年客运总量的比重约为( )。
A. 3%
B. 5%
C. 7%
D. 9%
参考答案:A
109下列增长率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0年货运总量的年增长率<2011年公路客运量的年增长率<2011年旅客周转总量的年增长率<2010年货物周转总量的年增长率
B. 2011年公路客运量的年增长率<2010年货运总量的年增长率<2011年旅客周转总量的年增长率<2010年货物周转总量的年增长率
C. 2011年旅客周转总量的年增长率<2011年公路客运量的年增长率<2010年货运总量的年增长率<2010年货物周转总量的年增长率
D. 2010年货运总量的年增长率<2010年货物周转总量的年增长率<2011年旅客周转总量的年增长率<201 1年公路客运量的年增长率
参考答案:B
解析:2011年公路客运量的年增长率为11.6%,2011年旅客周转总量的年增长率为15.3%.2010年货运总量的年增长率为14.7%—1.7%=13%,2010年货物周转总量的年增长率为19.8%—0.1%=19.7%.B选项符合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
110可由以上资料得出的一项是( )。
A. 货运总量较上年增长率在2010和201 1两个年度均大于客运总量较上年增长率
B. 货运周转总量较上年增长率在2010和201 1两个年度均大于客运周转总量较上年增长率
C. 2011年陆路运输(包括铁路和公路)客运总量是其他运输方式客运总量的50多倍
D. 除公路运输方式外,其他运输方式的2011年货运量均较2010年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参考答案:B
解析:货物周转总量2011年与2010年增长率分别为19.8%、l9.7%,客运周转总量2011年与2010年增长率分别为15.3%、16.7%,故B选项正确。111根据所给资料,回答111-115题。
2009年7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月提高6.6个百分点: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9.4%,增速比上月提高5.4个百分点;焦炭产量同比增长6.3%;铁合金产量同比增长 15.1%。钢材出151 181万吨,比上月增加38万吨;进15 17互万吨,比上月增加11万吨。钢坯进1557万吨,比上月增加19万吨。焦炭出15 5万吨,比上月增加2万吨。
1-7月,全国粗钢产量31731万吨,同比增长2.9%,增速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钢材产量37784万吨,同比增长7.6%,增速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焦炭产量19048万吨,同比下降3.5%,上年同期的同比增长率为11.3%。铁合金产量1124万吨,同比增长0.8%,增速同比下降16.8个百分点。钢坯进口323万吨,同比增长27.9倍。钢材出V1 1116万吨,同比下降67.3%:进15 988万吨,同比增长1.6%。铁矿砂进15 35525万吨,同比增长31.8%。焦炭出V1 28万吨,同比下降96.6%。
2009年6月全国钢材产量的同比增长率为( )。
A. 5.4%
B. 14.0%
C. 19.4%
D. 24.8% E.
参考答案:B
解析:由材料第一段可知,2009年7月的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9.4%,比上月增速提高了5.4个百分点,则所求为19.4%-5.4%=14.0%。112下列选项中,2009年7月环比增长率的为( )。
A. 钢材出口量
B. 钢材进口量
C. 钢坯进口量
D. 焦炭出口量
参考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环比增长率。A项为38+(181—38)=38+143<42+140=30%; B项为11÷(174—11)=11+163<11÷110=10%; C项为19+(57—19)=19+38=50%;D项为2÷(5—2)=2+3=66.7%,D项。
1132009年1~5月全国钢坯月均进口量为多少?
A. 45.6
B. 46.2
C. 47.4
D. 49.0
参考答案:A
解析:由第一段中“2009年7月钢坯进口量为57万吨,比上月增加l9万吨”可知,6月钢坯进口量为57—19=38万吨。第二段中可知1~7月钢坯进口量为323万吨,则1~5月钢坯进口量为323—57—38=228万吨,月平均进口量为228+5=45.6万吨。
1142007年1~7月全国粗钢产量约为多少亿吨?
A. 2.0
B. 2.4
C. 2.8
D. 3.2
参考答案:C
285XX万吨≈2.85亿吨,C项最为接近。
115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
A. 2008年1~7月,全国粗钢产量高于钢材产量
B. 2009年1~7月,全国焦炭产量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
C. 2008年1~7月,全国铁矿砂进口量超过3亿吨
D. 2009年1~7月,全国钢材进出口总量比上年有所下降
参考答案:D
116根据所给资料,回答116-120题。
有研究者在2011年调查了659名没有当地户口的外来人员,询问他们“认为自己属于本地人还是外地人”的问题,结果如下图所示:
迁人本地五年到十年的受调查人群中,有( )的人认为自己依然属于外地人。
A. 38.50%
B. 47.52%
C. 5 1.06%
D. 60.60%
参考答案:B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所求为47.52%。
117受调查人群中,有比率人员认为“自己已属于本地人”的群体是( )。
A. 迁入本地五年内的群体
B. 迁入本地五年到十年的群体
C. 迁入本地十年以上的群体
D. 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C
解析:观察图形的白色条形部分可知,迁入本地十年以上的群体比率。
118受调查人群中,约有( )的人认为“自己已属于本地人”。
A. 48%
B. 49%
C. 50%
D. 无法计算
参考答案:D
解析:由于不知道各组调查人数,所以无法计算整体有多少人认为“自己已属于本地人”。
119受调查人群中,认为自己是外地人的比率。迁入本地十年以上的群体比迁入本地五年内的群体( )。
A. 约少22个百分点
B. 约多22个百分点
C. 约少36个百分点
D. 约多36个百分点
参考答案:A
解析:认为自己是外地人的比率,迁入本地十年以上的群体为38.5%,迁入本地五年内的比率为60.6%,前者比后者少60.6—38.5=22.1个百分点。故选A。
1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总的来说,虽然没有当地户口,但外来人员希望获得“自己属于本地人”的身份认同
B. 随着迁入年限的增加,有越来越多的没有当地户‘口的外来人员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属于本地人还是属于外地人
C. 迁入之初认为自己是外地人的没有当地户口的外来人员中.十年之后依然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自己是外地人
D. 无法判断是否会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会随着迁入年限的增加而认为自己属于本地人
参考答案:A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随着迁入年限的增加,认为自己属于本地人的比率上升,说明外来人员希望获得“自己属于本地人”的身份认同,所以A正确,D错误;B、C两项由图形也可排除。综上,选择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