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力训练>导航 > 最新信息

儿童用药常识科普

2015-12-25 15:25:00 来源:无忧考网
口服制剂
存在风险:卡住喉咙、反胃、呕吐等,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窒息而死亡

使用说明:应根据药物的类型选择服用方法,达到的疗效,避免意外发生。如冲剂:加开水溶解后冲服;片剂:薄膜片、普通片可碾碎融化后服用;泡腾片:用水溶解后服,以增加吸收面积,见效快;

吸入剂
吸入剂是指药物以雾状形式送到呼吸道或肺部,起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给药方便,可避免吞咽问题,常用于治疗哮喘、化痰、止咳的药物。
存在风险::出现吸入不足

使用说明:
1、采取轻松直立的坐姿,只需平静的呼吸,无需做特殊的配合。
2、药液容量决定雾化吸入时间,每次大约10~15分钟,每天可做2~3次。3、雾化吸入半小时前不要进食,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气道,引起呕吐。
4、吸入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防止药物残留引起鼻炎、咽炎、口腔溃疡、声音嘶哑等副作用。
5、患儿频繁咳嗽应暂停吸入,待呼吸平稳后再开始吸入。此外,不要让雾化液进入眼睛,以免引起眼部不适。

外用药
存在风险:易损伤皮肤
这是因为小儿的皮肤娇嫩,血管丰富,角质层发育尚未完善,故接触外用药时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能力。

使用说明:
1、尽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风油精、水杨酸、碘酒。
2、皮肤损伤部位、靠近眼睑、外阴等处不宜应用。
3、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湿疹时,应根据医嘱按疗程治疗,不能随意改药或停药。
4、使用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在停用药物后依然存在,应持续观察。

滴鼻滴眼剂
存在风险:全身毒性反应
通过鼻、眼、口等部位给药的制剂一般起局部治疗作用,但药物也可能通过黏膜血管进入血液从而导致全身作用,儿童黏膜血管丰富、吸收迅速,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

使用说明:
滴鼻剂:
1、年龄小的孩子尽量不用滴鼻液,可导致鼻黏膜萎缩、溃烂。
2、孩子感冒鼻塞时,谨慎使用麻黄素,麻黄素会通过鼻黏膜吸收,使孩子出现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 
3、不管哪种滴鼻液,都不宜长期使用,以免产生依赖性,造成药物性鼻炎。

滴眼剂:
1、选择小儿专用的眼药水,刚出生的宝宝,医院会配一瓶适合新生儿的眼药水。
2、先用卫生棉签蘸上冷开水,将宝宝的眼屎清理干净
3、把消毒棉棒平行地横放在宝宝上眼睑接近眼睫毛的地方,轻轻地平行着上推上眼皮,将眼睑扒开,然后向眼里滴入一滴眼药水。注意动作一定要轻柔迅速。
4、滴完后用棉花轻轻擦去流出的部分,保持宝宝面部的干燥洁净。
5、眼药水瓶口一定要离宝宝的眼睛一段距离,不能太近,以防宝宝出现躲避、反抗或是其他动作,导致药瓶口碰到眼睛。

注射剂
存在风险:直接入血风险大
注射剂适用于急性抢救或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具有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等优势。但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风险远大于其他制剂,可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如臀肌挛缩、血栓性静脉炎等;注射剂中的杂质、辅料,以及代谢产物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甚至肝肾功能损伤。
使用说明:
注射剂要遵医嘱,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使用。


你真的懂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吗?


说明书上都会明确标明每日剂量,每天几次,每次多少量,都会有明确的说明。但要注意:

顿服:
不是吃饭时服用,而是将一天的用药量一次服下,以达到的治疗效果;

睡前服用:
是睡前15-30分钟服用,服用后不能立即卧床,否则可能引起食道溃疡;

空腹服用:
一般是指饭前1小时和饭后2小时服药;

饭前服用:
指进餐前30分钟服用;
饭后服用:指进餐后15-30分钟服用;

一天三次:
不是指三餐前后,是指每隔8小时服用一次。同理一天四次,是每6个小时一次;

含服:
是含在舌下不喝水,使得药剂直接通过舌下毛细血管吸收。服用后10分钟内不能饮水,不能咀嚼,时间保持5分钟左右,适用于速效。

能力训练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