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师资格证>导航 > 最新信息 >湖北

湖北实施“特岗计划” 为农村学校输送高素质教师

2009-04-05 23:00:00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印发后,湖北省高度重视,并从本省实际出发,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与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结合起来,统筹实施。从2004年开始,湖北省教育厅启动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资教行动计划”),引导普通全日制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5年来,已选派8798名(其中特岗生4648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充实到79个县市的1300多所农村学校教学第一线。


  一、基本做法

  (一)高度重视,部门协调,形成合力

  “特岗计划”实施以来,省领导高度重视,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为该计划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领导始终关注和支持“资教行动计划”和“特岗计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在《新华社内参》一篇反映湖北省启动和实施“资教行动计划”、“特岗计划”的文章上批示:“办法很好,望坚持下去,并总结经验,逐步完善。”俞正声等省领导还与40名资教生、特岗生代表亲切座谈,对他们给予热情勉励,对这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教育部周济部长非常关心资教、特岗工作,每次到湖北,都对资教工作进行关心和指导。

  在每年的岗前培训班期间,省领导,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亲自到培训现场看望特岗教师。培训班结业时,省领导出席隆重的结业典礼并讲话,对特岗教师提出殷切希望,勉励他们到农村学校建功立业。

  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妥善解决“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特岗教师工资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将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全部拨付给项目县(市、区);要求县(市)负责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并将计划实施纳入“三支一扶”进行统一部署,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二)积极动员,规范程序,精心组织

  1.深入宣传发动, 积极动员组织。省教育厅通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组织报告会、张贴宣传海报、刊发工作通讯、网站滚动发布信息等形式广泛宣传,力争让毕业生都了解“特岗计划”的意义、政策、工作程序,营造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服务农村教育的良好氛围。一是省教育厅每年召开在鄂34所普通本科高校负责人和毕业生就业部门负责人会,分管计划实施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两个副厅长部署“特岗计划”工作,对动员组织报名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二是选拔在农村基层工作一年以上的优秀特岗教师和资教教师,组成“播种希望与未来-湖北省优秀特岗教师巡回报告团”,到各本科高等学校和市、州进行巡回报告,向应届毕业生和中小学教师宣讲参加“特岗计划”的意义、经历,收获和体会,动员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三是在湖北教育信息网上发布“特岗计划”招聘公告,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招聘。

  2.严格招考程序,完善选拔机制。湖北省专门成立了“特岗计划”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人事厅、财政厅、编办等相关部门共同负责。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的原则,招聘工作通过公布需求、自愿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集中培训、资格认定、签订合同、上岗任教等环节,择优选拔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参加“特岗计划”。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学技能。为使特岗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省教育厅每年7月上中旬,举办岗前培训班,对特岗教师进行免费培训(免培训费、资料费、住宿费、交通费、伙食费)。对特岗教师实行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三年服务期内,每年暑期,省教育厅组织特岗教师到武汉高校免费进行集中培训。

  (三)制定政策,加强管理,做好服务

  1.加强政策引导,形成激励机制。为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参加“特岗计划”,湖北省制定了以下优惠政策。一是工资可提前定级,不实行试用期。二是毕业生来自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高等学校、符合推荐免试资格的,可先取得研究生入学资格、办理注册手续,服务期满后再回校攻读硕士研究生。三是将教育部“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与“特岗计划”紧密结合实施,把每年教育硕士指标全部用于特岗教师。四是服务期满,经考核合格的,可选拔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五是根据自愿的原则,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关系可保留在原就读高等学校或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也可直接转入县(市),免收户口档案托管服务费。六是对非师范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免收教师资格认定费。七是县市统一为特岗生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所需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八是对三年服务期满,表现优秀,且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学校继续任教的,经推荐选拔,湖北省教育厅出资将其选送到国外进修。九是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招聘计划,公开招考服务期满的优秀资教生和特岗生。十是为服务期满攻读教育硕士的资教生提供学费资助,并通过招标方式降低其学费。

  2.加强管理服务,体现人文关怀。省教育厅对特岗教师实施人性化跟踪管理,从生活上、业务上、政治上关心他们,在具体问题上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安心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每逢长假,厅领导和有关处室同志去看望、慰问特岗生;二是厅领导和有关处室的电话,全部向特岗生公开,他们有什么问题和建议可以随时联系;三是专门建立了特岗教师网站,供其在网上交流,教育厅安排专人定期收集、整理,对他们反映的问题进行研究、答复,形成了良性互动,成为特岗教师的“网上之家”。四是建立特岗教师电子档案数据管理系统。五是定期编发《资教通讯》,邮寄给每一名特岗教师。六是省教育厅一年拿出70多万元订阅《中国教师报》,免费发给每一名资教生、特岗生。省教育厅还开展经常性的慰问,厅领导和有关处室下基层,都要抽出时间去看望资教教师、特岗教师,询问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给予指导和鼓励。每逢教师节、春节,厅领导都给每一名资教生、特岗生寄发贺卡;每逢有资教生、特岗生结婚,省教育厅还会赠送一份贺礼,或派人出席。2006年教师节,周济部长在中央电视台亲自为三对特岗生新人证婚。

  3.调动地方积极性,为特岗教师成长创造条件。一是构建激励机制。省教育厅把“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与“特岗计划”捆绑实施,按照各地接收特岗生的数量,分配农村教师免费培训名额。二是实施“特岗计划”的县市制定了特岗教师管理培养长效机制,将特岗教师纳入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统一管理。有关县市专门召开特岗教师工作会议,专题研究特岗教师培养工作。为了让特岗教师尽快成长,教育行政部门挑选优秀的老师给他们作辅导。咸丰县教育局建立了“一帮一”指导机制,即一名中老年教师带一名特岗教师,在生活和教育教学上予以指导。地方主要领导在教师节期间专门慰问特岗教师,并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教育行政部门为特岗教师免费订制新的床上用品,添置了电视机、淋浴器、洗衣机;三是在饮食生活上予以照顾、在政治上关心特岗教师成长。巴东、利川等地在发展党员时优先考虑特岗教师,并将优秀特岗教师纳入后备干部培养。

  二、成效与反响

  特岗教师扎根基层、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和好评。

  一是“特岗计划”的实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子女受教育权利的重视和关心,促进了城乡教育公平,也促进了高校学生就业。

  二是特岗计划的实施,为农村学校输送了高素质的教师。如武汉大学哲学专业毕业生、独生子女向巍,考取哲学专业硕士,毅然选择保留学籍,参加“特岗计划”,到鹤峰县任教。巴东县泗井水中学特岗教师李敏到岗后工作上虚心求教、积极进取,在2006年底举行的恩施州英语优质课大比武中获得全州第一名的好成绩。服务期满的1300多名资教生中,有一半选择了留在农村学校任教。

  三是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尤其是补充了短缺学科的教师,给农村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利川市建南镇初中有37名特岗生、巴东县泗井水中学有21名特岗生,他们到岗工作以后,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耐心细心地开展工作,受到群众的欢迎。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特岗教师加盟农村教育,比较有效地缓解了山区师资缺乏的问题,给当地农村学校带去了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视野,把城市文明带到了乡村。

  四是特岗教师具备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一部分成长为中小学校长,加强了校长后备队伍建设和基层人才储备。200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的费宝莉,在鹤峰县偏远的燕子乡朝阳村朝阳小学任教,已成为受学生欢迎、全县年轻的小学校长。2004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范献龙,资教于神农架林区下谷坪中心学校。2006年9月,范献龙被提拔为中心学校副校长,2007年1月当选为神农架林区政协常委。先后获得“林区十佳青年”、“改革开放30年影响神农架十大人物”、“难忘荆楚十大新闻人物”、“湖北省优秀资教生”、“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并于2007年教师节前夕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期间在中南海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服务期满后,范献龙被湖北省教育厅选派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目前已完成学业,回到神农架林区下谷坪中心学校继续资教。2005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的陈敬道,,资教于仙桃市范关中学。先后被评选为“仙桃市十大杰出青年”、“仙桃市敬老好儿女”、“仙桃市优秀教师”、 湖北地区“奥运火炬手”、“2006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先后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当选为仙桃市党代表,并被任命为范关中学副校长。服务期满后,被省教育厅选送到英国进行培训,目前已回到原学校任教。

  五是特岗生服务基层,回报社会,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的好评和肯定。特岗生所在学校的校长说,特岗生给乡村带来了城市的文化和现代的气息,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他们奉献爱心、教书育人,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农民群众和教职工的信任和尊重。2006年毕业于长江大学的刘章燕,任教于巴东县沿渡河镇童家坪小学,先后被评为“巴东县优秀教师”、“恩施州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先进个人”、“恩施州优秀青年志愿者”、“湖北省优秀资教生”,当选镇团委副书记、巴东县团县委委员、共青团湖北省第十二届代表大会代表。

  教育部领导亲自到湖北省看望、指导特岗工作。2007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一行深入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亲切看望了当地特岗教师,2008年11月,袁贵仁副部长一行到湖北恩施州恩施市亲切看望了特岗教师,对特岗教师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湖北省特岗教师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2月25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要求县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对教师队伍的统筹管理和经费保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

  一是今后各地中小学新进教师,要将在乡镇以下学校服务三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作为主要招聘对象。恩施州今年准备拿出200个教师编制,招录服务期满的特岗生。二是进一步加大服务期满特岗生攻读专业硕士的力度,为他们提供学费资助;三是加大选送优秀特岗生到国外培训的力度。对三年服务期满继续留在农村学校任教的优秀特岗教师,选送到国外进行培训。已选送2批到新加坡和英国进行培训。四是与国家汉办合作,选拔符合条件的特岗生,担当志愿者,到国外进行汉语教学。五是与大型企业合作,选送服务期满的特岗生到大型企业工作。

  2009年,湖北省将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做好特岗计划的实施工作。并以实施“特岗计划”和“资教行动计划”为契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建立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资格证湖北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