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会计期间尽可能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这一原则在会计上称为( )
A.可比性原则
B.一贯性原则
C.相关性原则
D.谨慎性原则
2.对于银行已入帐而企业尚未入帐的未达帐项,企业应当( )
A.根据对帐单和调节表自制凭证入帐
B.根据 “银行对帐单”记录的余额入帐
C.在编制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同时入帐
D.待有关结算凭证到达后入帐
3.托收承付结算的每笔金额起点为( )
A.1000元
B.5000元
C.10000元
D.50000元
4 银行承兑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
A.2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5 某企业赊销商品,报价为20000元,现金折扣条件为2/20,n/30,在第20天受到货款,企业用总价法核算,则应收帐款饿入帐价金额为( )
A.20000元
B.19800元
C.19700元
D.719600元
6.下列各项中,应记入“坏帐准备”科目贷方的有( )
A.收回过去已确认并转销的坏帐
B.已发生的坏帐
C.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帐款
D.冲减已记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7.某种原材料月初无余额,本月5日购入300件,单价5元 ,10日购入400件单价6元,20日发出400件,若采用先进先出法记价,则发出成本为( )
A.2000元
B.2100元
C.2200元
D.2400元
8.下列发出成本的记价方法中,成本计量最准确,且又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先进先出
B.后进后出
C.加权平均法
D.个别记价法
9.下列各项中,应作为“包装物”核算的是( )
A.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记价的包装物
B.各种包装材料,如纸,绳. 铁丝等
C.计划上单独作为企业产品的自制包装物
D.用于存储和保管产品,材料而不对外出售的包装物
10.下列原材料相关损失项目中,应记入营业外收入的是( )
A.计量差错引起的原材料盘亏
B.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C.原材料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D.人为责任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11.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应计入( )科目
A.管理费用
B.利润分配
C.生产成本
D.应付福利费
12.某企业对某想设备进行改建,该设备帐面原价100万元,累计折旧70万元,在改建过程中发生各项支出50万元,拆除部分变价收入10万元,该设备改建后的原价为( )
A.100
B.80
C.70
D.50
13.下列各项中,应列为管理费用核算的是( )
A.购货单位享受的现今折扣
B.待业保险金
C.处置固定资产净损益
D.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
14.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应贷记( )
A.未分配利润
B.利润分配
C.本年利润
D.应付利润
15.下列各项,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项目是( )
A.投资收益
B.营业外收入
C.财务费用
D.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