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考>导航 > 真题题库 >北京

2002年4月北京高等教育自考美学试题4

2009-03-17 14:43:00 来源:无忧考网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 寓教于乐
37. 美学研究的对象
38. 生命的机械化
39. 集体无意识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 为什么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
41. 简述喜剧性的效果。
42. 简述美育与体育的区别与联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共26分)
43. 以李益《江南曲》为例,试分析对比联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附诗: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44. 画家郑板桥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题画》)请结合艺术意象的孕育与生产过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自考北京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