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考>导航 > 真题题库 >北京

2003年4月北京高等教育自考美学试题3

2009-03-17 14:42:00 来源:无忧考网
21. 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教育,人们可以
A. 由“自由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B. 由“审美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C. 由“审美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D. 由“自由王国”进入“审美王国”

22. 下列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
A. 感性 B. 感染性 C. 愉悦性 D. 规范性

23. “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
A. 王国维 B. 蔡元培 C. 李大钊 D. 李泽厚

24. 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
A. 突然荣耀说 B. 预期失望说 C. 生命的机械化 D. 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

25. 中国古代的“风骨”范畴,类似于现在美学范畴中的
A. 优美 B. 崇高 C. 悲剧 D. 喜剧

26. 笪重光说:“密叶偶间枯枝,顿添生姿,纽干或生剥蚀,愈见苍颜。”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特征是
A. 美丑互补 B. 化丑为美 C. 以丑衬美 D. 美丑相间

27. 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
A. 优美 B. 悲壮 C. 滑稽 D. 崇高

28. 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
A. 优美 B. 崇高 C. 悲剧 D. 喜剧

29. 下列学说不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是
A. 言志说 B. 心生说 C. 缘情说 D. 表现说

30. “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
A. 仿象 B. 兴象 C. 喻象 D. 抽象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 寓教于乐
37. “上升的乖讹”与“下降的乖讹”
38. 无我之境
39. 美感欣赏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 简述美育的特点。
41. 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42. 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共26分)
43. 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44. 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自考北京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