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朝为家长统治权威而设有___________罪。
2.袁世凯于1914年颁布___________,公开恢复了早在清末就宣布废除的笞刑。
3.秦律规定主管官吏隐瞒收租的田亩数构成___________罪。
4.西周在刑法学上表示“故意”的概念是___________。
5.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对*罪的处罚原则是:“___________、协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
6.唐律中适用于丈夫休弃妻子的条件称为___________。
7.___________是封建官吏队官职爵位折抵徒罪的一种特权制度。
8.为了惩治违法官吏,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颁布行政法规___________。
9.领事裁判权开始于1843年订立的___________。
10.秦朝司法官吏在审理案件中故意重判或轻判称为___________。
11.宋代由于皇帝亲自审理案件而创设___________制度。
12.汉律予以犯罪人及其家属后代终身不得作官的处罚叫___________。
13.刘邦入咸阳与秦人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___________抵罪。
14.明朝“三司会审”是指由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___________共同审理案件。
15.唐律《名例律》规定类推时作入罪判定的原则是___________。
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在“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对的打勾;错的打叉。每小题1分,共10分)
1.“嘉石”是西周对触犯法律的人施行的一种体罚兼苦役的刑罚。
2.与唐律相比较,《大明律》的特点是“重其所重,轻其所轻”。
3.“受财不枉法”是封建社会官吏犯赃之罪。
4.秦朝控告他人犯贼盗罪属于“非公室告”的范围。
5.宋朝在各路的司法派出机关是提点刑狱司。
6.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司法机构基本实行二审终审制。
7.汉朝制订《篆令》,规定笞刑施行的办法,以防止受笞者的死亡。
8.两晋和南朝都施行的《晋律》共有十八篇。
9.“八议”中的“减”、“赎”特权主要适用于流刑以下的刑罚。
10.《唐六典》是我国保存下来的较早的一部关于国家机构组织编制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