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定资料6”中提到“德国制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个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技术”。请根据“给定资料6”,谈谈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取得成功的原因。(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1、德国政府重视科研及人才,以人为主导的生产。经职业技术培训后的技术工人待遇很高。
2、德国职业学校多,且大多数年轻人选择职业教育。教育的费用由政府和企业承担,年轻人选择职业教育花费低。
3、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发生活费给学生。企业受到国家经费补贴,是荣誉。企业不断创新、更新职业培训岗位,提名专家参与规则制定并提供培训补贴。
4、承担“校外培养”的培训中心应运而生。
5、政府和工商界共同努力,政府搭建法律框架并提供资金支持。政府监管商会活动。商会为企业提供咨询。工商联合会和手工业协会负责监管企业。
二、假设某市总工会领导阅读了“给定资料7”后,拟在全市制造企业中开展“蓝领创新”活动,请以“XX市总工会”的名义,代写一份倡议书。(20分)
要求:定位准确,内容全面,语言生动,具有号召力。
【参考答案】
倡议书
广大职工同志们:
一个优秀的企业离不开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同时,企业的发展壮大也为职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工会代表公司感谢大家的付出和努力。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近期有一部分员工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散漫怠工的现象,工作不在状态;我们的公司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创新力不足也日益成为我们工作的瓶颈。一个可以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除了所有员工的努力外,企业的创新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看到我们工作中的成绩的同时,也看到我们的问题,并及时的改正,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展开,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这里,为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给广大职工同志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工会代表公司对大家发出倡议,鼓励大家共同创新,希望广大职工同志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为企业细胞的作用,积极创新,多多创新。对于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积极,积极创新的同志,公司会给予表扬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希望大家认真的对待。
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司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希望大家可以积极的行动起来,为了公司的美好明天,为了我们人生价值的更好体现,我们一起努力!
工会办公室
XX年X月X日
三、“给定资料7”中提到“其实只要给我们工人一个杠杆,我们同样能撬动地球!”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1200字。
角度一:产业工人与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
基本写作思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首先,产业工人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影响。中国巨大的人口资源优势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并出现了不利影响。
分析原因:1.新生代工人在以代工为主的企业中产生了种种问题;2.当前的工业模式主要以代工为主,技术创新低,企业濒临危机;3.工人待遇偏低。4.国外正反例子证明了经济发展不能脱离制造业,过度依赖“虚拟经济”引发了严重的次贷危机。
解答办法:实现中国梦必须振兴制造业必须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一靠加强职业教育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二靠企业建立各种创新制度鼓励工作开展创造性劳动。
【写作思路】
本次考试的文章写作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中所述“如果给我们一个杠杆,我们也能撬起地球”,以“新时代的工人力量”为题进行论述,从题干要求来看,本题属于结合材料进行作答的命题作文。考生在写作之前通过阅读给定资料,可以得知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而与此同时如何加强人才建设和培养新时代工人成为关键任务。给定资料中提供了许多国外在发展制造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考生要吃透给定资料的内容,可以选取切合“新时代工人力量”的相关部分进行写作思路拓展和相关借用。
这里提供一种写作角度,考生可以根据已给题目,把文章写作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建国之初的旋律引入话题,其次阐明展现新时代工人力量的背景和意义,再次从“搭建合理的政策框架体系”、“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水平”以及“构建全方位创新体制”三方面提出建议措施,后通过展望进行收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作答要求,中心明确,思想深刻,内容充实,有说服力及语言流畅,另外字数要控制在800~1000字。
【参考例文】
新时代的工人力量
“咱们工人有力量!”上世纪50年代,一首铿锵有力的歌,唱响了新中国工人的光辉形象。在如今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大时代,工人也应与时俱进,在变革的经济大潮之中呈现别样动人的精神风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一度被誉为“世界工厂”,但随着时代更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仅靠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的“中国制造”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面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考验,对发挥职工的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代工人不该只是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而应该成为充满创造性的个体,我们坚信,只要给工人一个杠杆,其同样能撬动地球,在新一轮经济建设中展现出“新时代的工人力量”。
展现新时代工人力量,积极搭建合理的政策框架体系。当前我国在工人权利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工人的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个人权利得不到尊重。基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方面的需要,我国应积极构建合理的法律框架体系,在政治上保证工人的主人公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特别是加强工scsgk.com人社会保障建设,依法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同时积极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实施集聚优秀人才投身企业的政策,规范企业人才开发中的政府、企业和市场关系。
展现新时代工人力量,大力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水平。开展技能培训,积极培养技术型人才是新时代工人获得产业工人地位和身份的前提,也是保持国家竞争力的需要。要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对培训、创新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财政补贴,联合社会各界做好职业教育监督、核实、咨询和管理工作;同时鼓励企业不断创新、更新职业培训岗位,积极创新载体,强化专业培训和业余培训,全面提升工人素质和技术水平。
展现新时代工人力量,努力构建全方位创新体制。长期以来,我国民企用工制度一直沿用起步阶段的“临时雇工”形式,从业者打工多年,没有产业工人身份、市民待遇和制度保障下的上升通道,成为滋生不稳定因素的温床之一。这亟需企业进一步加大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力度,完善机制,创新内容;积极建立开放式的岗位责任制,形成深入的创新体系和跨岗位、跨区域、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全覆盖的创新激励体系,奏响职工有力量的时代强音。
上世纪传唱大江南北的《咱们工人有力量》,激励了数代产业工人昂扬向上、为国奉献。我们期待新时代的工人再次谱写出《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