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硕士>导航 > 备考辅导

2015年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备考:教育的发展

2015-10-10 16:41:00 来源:无忧考网
  一、 教育的概念
  1、(就教育最一般意义而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因此,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广义教育 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3、狭义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 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教育产生的两个条件:
  ⑴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最基础条件)⑵语言的形成(重要的社会条件)
  3、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回答,在西方有“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和“模仿起源说”(或“心理起源论”美•孟禄),前苏联坚持“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
  4、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5、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生产劳动,当语言的发展到了文字的出现后,学校便出现了。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教育有了两种形态:⑴专门化的学校教育;⑵依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
  6、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为社会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的功能占中心地位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学校教育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服务
  三、 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1、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儿园)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小学初中)(类似强迫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中)
  二战以前各国普遍推行双轨制教育,两种教育相互隔离。(职业教育•劳动人民 普通教育•贵族子弟)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大学)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各国教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
教育硕士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