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大文豪的散文作品想必大家都耳濡目染。他的诗歌作品,除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诗外,大概知道的不多。
鲁迅先生写诗有个特点,喜欢模仿历史名篇。
但是当小糊涂看完鲁迅先生的仿古打油诗后,有点想哭。
有种“打篮球的去踢足球,周杰伦去演电影”的感觉。
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形势危急。鲁迅先生这段时间恰巧在北平,他撞见国民党政府正在把故宫的文物撤离出北京。于是心血来潮写了一首打油诗。
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
鲁迅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好浅显易懂哦,诗歌意思是“北京的文物都被政府搬走了,特别冷清。搬文物的专车一对对在故宫前门排列,大学生都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小日本都TM打到山海关了,你们政府有些人还在逛八大胡同(北京有名的红灯区,就在故宫前门一带)”
鲁迅先生很适合写散文,把诗歌也写成了散文,格调和意境实在是太low啦。
这首诗,大家一定都看的出来,是仿崔颢的名篇《黄鹤楼》一诗,原诗是这样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同样是仿崔颢《黄鹤楼》,登峰之作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