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位于中国广东省北部,是粤湘赣三省的结合部,北界湖南,东邻江西、河源,西靠清远,南临广州、惠州。介于东经113°27’-113°43’和北纬 24°53’之间。面积18594平方公 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0.5%。韶关地处南岭山地的中段,构造上属于华南褶皱一带的一部分。地势北高南低, 南岭山脉横贯北部。西北部大东山系中的石坑崆,海拔1902米,为广东第一高峰;南部北江河谷地势最低,海拔只有十几米。境内山 峦起伏,以山地丘陵为主,三列弧形山系及其间两列河谷盆地明显,岩溶地形广布,红岩地貌典型。仁化丹霞山,坪石金鸡岭红岩峰林,是的“丹霞地貌”。境内河流绝大部分属珠江水系的北江流域,北江自北向南贯穿韶关。
韶关属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8.8-21.6℃;雨量充沛,年降雨为1300-2400毫米;全年无霜冻其为310天左右、温暖的亚热带气候、充沛的雨量使韶关大地四季常青,万木葱茏,生机盎然。
韶关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大部分是汉族,还有瑶、壮、回、满、蒙、京、苗、白、侗、土家等31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乳源瑶族自治县。1993年末,全市总人口289.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4万人,汉族人口285.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8.6%,少数民族人4.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1.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6人。
韶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韶关的人类历史可上溯到距今十万年前,这已被曲江“马坝人”头骨化石的发现所证明。三国末年(公元265 年),吴主孙诰置始兴郡,治所在曲江城(今韶关市区),是韶关市郡之始。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曾改设韶州,取州北韶石山之“韶”字为州名、明代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曾在曲江县武水边开设税关、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又将原设于南雄的太平关移至曲江浈水 边,后又在曲江城北门外增设税关,韶关之名即由此而来,韶关人杰地灵,孕育了唐代名相张九龄、刘瞻,宋代政治家和外交家余靖等杰出人物,六祖惠能和尚选择韶关为其禅宗南派的发祥地。韶关作为“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摇篮之一。粤北广大地区主要使用二种汉语方言:粤方言(又称广州方言)、客家方言。地方民间艺术主要有:粤北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山歌剧、山歌、说书、快板、粤曲、狮舞等。
韶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姿,异彩纷呈,有名山、名刹、溶洞、激流、温泉、原始森林、历史遗迹、摩崖石刻珍贵文物和民族风情,已经开放的有:国家风景名胜区-仁化丹霞山,风景迷人的小坑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第一条江河漂流胜地九泷十八滩,全国重点寺庙南华禅寺和云门山大觉禅寺,闻名中外的 “马坝人”头盖骨出土地狮子岩,广东八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金鸡岭,富有民族风情的乳源必背瑶寨,令人流连忘返的野生动物狩猎场等,已开辟有十多条旅游线路, 成为广东的四大旅游线之一。有前专评价:粤北集华南旅游景观之大成,可以建华南的旅游基地。目前正在开发的旅游景点有:丹霞山阳元石景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车八岭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区。韶石山。地下森林。南粤第一高峰。华夏名人故居和南华温泉度假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