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是明代(1368-1644)万里长城西端终点,关城始建于明代洪武五年(1372),距今已有600多年了。后经历代不断修缮加固,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座城套城,关叠关,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长城上的关城。在关城的东北和西南两侧,均有长城的残址。
嘉峪关城平面呈梯形,周长733米,高11.7米,关城面积达33500余平方米。关城东西主要有二门,东为桑远门,城门上各有一座雄伟的城楼,高达17 米,为三层单檐歇山顶建筑,彼此遥相对峙,飞阁凌空,故又称天楼。在南北城墙的外侧,各有一道与城墙平行的低矮土墙,称为罗城。东边城墙外侧又以土墙围成广场。
据说,当初在修建这座关城时,工匠们对建筑材料计算非常准确精密。施工完毕后,只剩下一块砖。后人把它安放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这可以作为后人对先辈工匠的永久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