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世界的大英县卓筒井已向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卓筒井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卤的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起源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的大英县卓筒井钻探取盐技术,比西方早七八百年,使地下深处的卤水第一次得到科学的开采,在开采卤水的过程中,人类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油气资源。其凿井工艺技术开西方近代蝇式顿钻钻井方法的先河,虽然经历了近1000年历史,其古老的工艺流程仍保存得相当完整。中国发明卓筒井技术甚至被《中国钻探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井盐科技史》三书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卓筒井是世界钻探深井的始祖和活化石,是世界上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恐龙”。
卓筒井工艺流程包括打井、取卤、晒卤、制盐等四个步骤。现仅在大英境内存有9灶41口为样的盐井,分布在关昌、青木、快活岭、三兴、英家桥、青和等六个村方圆6公里范围内,其凿井、吸卤、煎盐等生产工艺流程,基本上保持了宋代卓筒井的基本特点。它持续近千年,生产未中断,对研究中国盐业史和钻井史具有很高的价值,受到盐业专家的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