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土地登记>导航 > 备考辅导

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辅导: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指标

2014-12-18 14:47:00 来源:无忧考网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指标有: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指标、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指标、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及城市土地利用潜力指标等。
  1.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0年颁布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主要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为:居住用地20%~32%,工业用地15%~25%,道路广场用地8%~15%,绿地8%~15%,这四类用地综合占建设用地比例宜为60%~75%,大城市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宜取规定的下限,风景旅游城市及绿化条件好的城市,其绿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15%。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还规定了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的人均单项指标,其指标为人均居住用地18—28㎡,人均工业用地10~25㎡,人均道路广场用地7~l5㎡,人均绿地大于9㎡,其中人均公共绿地大于7㎡.大城市人均工业用地指标宜采取下限。
  2.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指标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结构时,将城镇分为中心区、内城区、过渡区、外围区(由内至外)四个区域。
  3.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一般而言,城市土地的利用强度可以用城市的平均建筑密度和平均建筑容积率来表示。各类用地由于其类别不同、用途不同,因此土地的利用强度也有差别。通过对城镇地籍调查成果统计分析,得到商业金融、住宅、工业仓储、市政、公共建筑、交通、水域、特殊、农业及其他用地的平均建筑密度和平均建筑容积率,与城市规划比较来判断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合理性。
土地登记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