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热点-备考方案快捷导航 | |||||||||
新资讯 | 报名时间 | 职位表 | 考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分数线 | 面试时间 | 考试大纲 | ||
考试真题 | 考试答案 | 模拟试题 | 答题技巧 | 半月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收藏本站 | ||
“碌碌无为过5年,都不知道留下了什么。收入5年没涨,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而人生却已步入而立之年,深深感觉到自己是失败者。”这是一位80后公务员在辞职后发出的感叹。每逢公务员晒工资“喊穷”,网友总是骂声一片,基层公务员非常辛苦、收入较低却是难以否认的事实。近期,记者走访了县区数位公务员,听他们聊聊“工资那点儿事”。
干三十年只是办事员变科员
公务员,可能是当今中国纠结、矛盾的职业之一。一面是每年数百万人争挤公务员考试“独木桥”,一面是公务员群体自曝清贫、吐槽彷徨。公务员,这个本应“普通”的职业遭遇了“围城”般的认知。
资料显示,我国公务员共有689万人,90%以上职位层次在科级以下,上升通道狭窄。按中组部2008年发布的《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规定,以一名分配到乡镇、从办事员做起的大学毕业生为例,干3年后,有资格升到科员;做满3年科员,有资格升到副科长。此后,如果仕途顺利,才有机会升到正科、副处、正处等其他行政职务。
案例
今年55岁的杨树,现庄河市新华街道一名普通科员。然而杨树在基层岗位工作足足三十个年头了,谈及职务三十年的变化,“就是办事员升到科员。这辈子想晋升到副科,我估计是不太可能了,现在算上工龄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3800元。 ”杨树坦言,八项规定之前,每年过节发个月饼、米、面、油机关人员人人有份,现在啥也没有了。不过还好,孩子都长大了,也不需要负担啥,这工资老两口年吃年用够用了,不过面对居高不下的物价,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孩子们来说压力够大的……
绝大多数无缘隐性福利
账面工资低,隐性福利多,这被普遍认为是公务员待遇“公开的秘密”。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基层公务员无缘隐性福利、灰色收入。不少公务员对被扣上这顶帽子尤为反感。
案例1
张志强(化名)今年29岁,四年前考上公务员,现在庄河市政府办就职,在亲戚们眼中,这是份光耀门楣的工作。然而张志强心中却有说不出的苦:“我刚参加工作时一个月到手2500元,今年29岁了,一个月到手的工资2900元,职级上也没有变化依旧是科员。这不为了结婚,家里父母帮忙贷款买了套房,一个月自己还房贷1700元,平时电话费、人情费,一个月下来工资根本打不住。 ”
“都说公务员工资高,在县城我一个月的工资都买不起一平米的房子,这算高工资?”网上一些对公务员的指责,让他感到很委屈。“要说福利,八项规定出台前,我们逢春节和中秋还能分米、面、油,一年过节费能有三五千。八项规定出台后,这些都没有了。 ”
“现在就算打工收入也比这高多了。真不知读这么多年书为了什么。”张志强说,记得刚毕业时曾放弃父母安排进银行和企业的工作,一心一意考公务员。女友现在劝他换工作,可自己又有些留恋体制内的安稳:“怎么能说辞就辞呢? ”
案例2
于苗苗(化名)今年25岁,一年前通过考试成为瓦房店市某镇政府的一名普通科员。当被问到收入情况,苗苗说:“现在都成啃老族了! ”
于苗苗每月拿到手的工资是2800元,就是基本工资,没有任何福利补贴。“在乡镇工作事务繁杂,下乡是常有的事情,于是父母心疼我就给我配了一台十几万的车,可开车这一个月烧油至少要1500元,一大半工资就没有了,女生还有些日常所需品要买,别看是农村,各方面的物价一点儿也不比城市里低……”
这一点即使是受访的群众也多有感受。家住瓦市的居民孙慧芳说:“我儿子今年31岁,在庄河市委上班,孩子天天朝九晚五,每个月就那两千多块钱。要不是有公费医疗、养老这些好处,都不想让他干了。 ”
“跑腿干部”十年工资基本没涨
在基层工作多年的王洪忠(化名),有着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理解,基层公务员要把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群众中去,要直接与群众打交道,要解决群众许多问题。尽管工作条件艰苦,基层公务员既承载着繁重的业务,还承受着诸多工作压力。尽管如此,绝大部分基层公务员是在办事员和科员两个级别上走完全部仕途的,约九成公务员是科级以下干部。基层公务员长期看不到晋升的希望,所产生的焦虑感,对工作丧失兴趣,对自身工作能力、效率、贡献和社会价值态度消极。基层公务员到一定年龄后,工作消极,工作效率低下,“混日子”等退休的情况比较普遍,影响行政效率的同时也在群众之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案例
庄河市某街道主任王洪忠正科级。“1988年参加工作,现在也有26个年头了,扣除医保、住房,实际每月领取的工资4500元,这工资在当地,过日子是没问题的。关键我这个年纪,已经没有房子、孩子这些压力了。但对于很多年轻人,这部分支出一个月就得两三千块钱。现在物价、房价都高,年轻人经济压力真的很大。 ”王洪忠回忆了下,事实上他的工资自从2005年到现在,基本就没涨过了。“其实大伙都希望收入能公开透明合理。毕竟基层公务员收入改革不是简单说增加还是降低,而是一个增加合理性的问题。既要让公务员觉得合理,也要让群众觉得合理。让各方都认可公务员做这些事,应该拿这个钱、值得拿这个钱。 ”王洪忠说。
心声
现实“月入四五千一辈子顶多当个科长吧”
在北京西城区某街道负责安全监察工作的小赵,入职至今八年,所有收入算在一起,每月到手不足五千元。“以前会有一些购物卡,现在真是一点也没有了。 ”好在身为“老北京”,小赵省去了住房花销,工资还能“应付”。
安全监察事无巨细、小赵平日的主要工作便是巡逻辖区企业,上报安全隐患。平时还要对企业、商家进行安全培训与政策传达,再就是领导交代的一些文案工作。上下班时间基本固定,但年节时因为安全隐患查处压力大,反而要加班。
到街道办八年,仍是科员的小赵挺想得开,“真在这儿做一辈子,顶多也就当个科长吧,反正我们本身也只是个处级单位。 ”
虽然去年通过内部遴选,林丽从之前的“冷衙门”考到了如今在不少人看来很抢手的热门岗,但与翻了七八倍的工作量不成正比的是,由于她工作四年来“科员”的职务级别没有变化,每月四千多元的工资始终纹丝不动。“只要级别不变,忙得脚不沾地或者喝茶看报纸,拿的钱都一样。北京实行公务员阳光工资,冷门热门都一个水平,没什么额外福利或油水可谈。 ”
期待
“真正考核绩效累也能累出点价值”
小月是福建宁德某乡镇一名年轻的基层公务员,刚进系统时工资只有1900余元。去年赶上了2年的调档,转正后每月多了三四百元,这便是全部收入。“有的人干了一辈子,快退休了工资也不到三千。我们的乡镇长,副处级别,到手工资四千多。 ”“按工龄来比较合理,但还是希望能在某个程度上实现按劳分配。 ”在小月看来,单位里游手好闲的“老资格”不少,“早上不来或者迟到,到了之后做不了多少事情。群众找人也不在,四处溜达、提前下班……”还有公务员抱怨,从上班起,自己就天天在办公室打水、扫地、接电话、通知会议……“每到有工作,年纪大的就说你们年轻多干点。他们早退、请假,什么都不管。但到年底评先进,他们都名列其中,你说这样公平吗? ”
正读着在职研究生的基层公务员林丽期待,公务员可以像企业一样,真正对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即便有些行政性事务不好分出优劣,也起码能分出忙与闲,让人累也能累出点价值。 ”